第B04版:多元解纷

股东纠纷致工资被拖欠 十一名农民工当晚拿回钱

民警依托“三所联动”释法明理促薪资发放

本文字数:1260

□  记者  季张颖

近日,崇明向化地区一养殖有限公司股东之间产生权益纠纷,导致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回家心切的工人见工资发放无果而报警求助。崇明公安分局向化派出所会商镇司法所专业人士后,组织向股东释法明理,当晚即为11名农民工要回16余万元拖欠工资。

崇明一养殖场

发生劳资纠纷

2023年12月27日19时许,崇明公安分局向化派出所接110指令称,辖区某养殖有限公司发生劳资纠纷。警情就是命令,民警蔡彬彬、林嘉鑫迅速赶到现场处置。

“我们本想拿到工资后就回老家去,看来今天又要白跑一趟了。”据报警人张某称,该公司前几天通知被拖欠工资的11名工人于当天结算工资,等他们到公司后,三名股东直至晚上仍旧因工资费用的出处议不出方案。

民警看到该公司的劳资表上,被欠工资最多的是22000元(劳作110天),最少的也有10000元。当被问及是否对所欠农民工工资数额有异议时,公司三名股东均表示无异议,并强调通知工人来开会也是讨论工资发放的事宜。

“什么原因不发放呢?”经询问,原来该公司前期养殖的对虾效益不好,到年底销售额只有50万元多一点,三名股东尚处于亏损状态。

股东林某表示,他总共拿到29万元卖虾款,前几天已经垫付了土地租金30万元,发放工资的钱应该由另外两名股东出;股东李某表示,他拿到卖虾款总计21万元,但这钱还需要付虾苗、饲料等钱款,工人工资应该按照三人的出资比例来支付,承担起自己的那部分责任;小股东金某表示这几天的对虾销售款在他这里,也才3万多。

联动会商机制

股东理清思路

听完各方意见,民警通过“三所联动”协同会商机制,当场联系镇司法所专业人士,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帮助各方厘清思路。随后,民警根据会商意见向三名股东解释,按照企业财务制度,公司前期的卖虾款属于公司的销售收入,在未将公司负债结清前暂不计入投资方权益,只有将工人工资在内的所有负债结清,三名股东才可以按投资比例享有剩余权益。

民警对股东说,市场经济下,投资有盈有亏,投资人有责任承担投资亏损,不能将亏损转嫁到工人身上,工人在养殖场的工作很辛苦,家里等着他们拿钱回去过日子,希望股东之间协商好尽快发放。

在民警的劝说下,股东李某先行表态,从自己收到的卖虾款中拿出7万元用于发放工资;股东林某起初坚持认为自己已经先行垫付了30万元土地成本,工人工资不应该由他发放。民警翻阅公司合同,原来林某是拿土地作为实物投资的,随即告知林某想要取得土地投资收益,只有在公司结清相关负债后按出资比例收回。最终,林某听取民警说的道理,拿出7万元用于发放工人工资。另外2万余元由股东金某出资。

当天22时许,16余万元工资款到位后,民警组织工人有序领取各自被欠工资。领到钱的工人当场感谢民警,他们表示拿到钱就可以安心回老家了。

【警方提示】

广大务工人员如果遇到欠薪等劳动纠纷,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开展维权,合理表达诉求,注意收集留存证据,依法维权、理性维权是最有效的途径,要养成遇事讲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同时,任何有支付能力却拒绝支付、逃匿支付的行为都涉嫌违法犯罪,切莫以身试法。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股东纠纷致工资被拖欠 十一名农民工当晚拿回钱 2024-01-30 2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