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支持浦东新区、宝山区、普陀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等五个重点区域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若干措施。记者注意到,五个措施创新了监管方式,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给五个重点区域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其中,《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的若干措施》提出,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要为服务平台发展留足空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完善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浦东将加强信用信息公示与披露,实施信用评价结果的跨部门联合监管,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方面,推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在联合监管中的部署应用,推动市、区信息互通共享。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加强服务平台金融风险防范。聚焦大宗商品等重点领域开展联合监管创新试点,逐步扩大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平台覆盖面。
《关于促进本市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宝山区将创新大宗商品平台监管机制,支持对服务平台企业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和完善市场信用评价机制,探索大宗商品平台监管新机制。支持服务平台企业实施入驻商家和上下游企业、用户的信用评价,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加强在线交易风险信用管理。支持发挥“以网管网”作用,强化事中监管,及时处置服务平台风险。加强服务平台金融风险防范,强化区块链应用,形成联合监管体系。建立分类型服务平台运营情况统计监测与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服务平台企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关于支持普陀区打造半马苏河有色金属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的若干措施》提出,普陀区支持建立有色金属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联合创新体系,搭建服务平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共享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联合攻关大模型、区块链、云计算等行业赋能核心技术。着力深化区块链等技术场景应用,推进企业、交易平台、政府部门、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认证,形成全流程信用记录,有效防范交易风险,提高服务平台营运效益,发挥金融服务平台企业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力度购买园区数据服务,推动在政府项目结算中的应用。
《关于支持临港新片区打造临港科技城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创新,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在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实行更大力度的压力测试。按照市委、市政府新一轮支持政策要求,将具备条件的制度创新和突破,优先应用到服务平台集聚区建设中,推进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关于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的若干措施》提出,充分发挥虹桥商务区“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大科创”功能优势,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打造数字贸易平台,推动“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完善升级,支持虹桥品汇打造虹桥国际咖啡港线上贸易集聚平台,鼓励咖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上链,推出平台咖啡指数和咖啡标准。发挥虹桥海外贸易中心作用,支持进口食品公共服务平台能级提升。推动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升级,打造传统贸易企业数字化技术转型应用互联网平台。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