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上海城市法规全书应用系统、上海信访律师志愿团、领导干部专题述法机制、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直通车”等15个品牌项目入选首批法治上海建设品牌。记者昨天从市司法局获悉,法治上海建设品牌充分展现了有关单位、地区在本单位、本领域、本地区开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普法、法律服务等法治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和积极成效。
近年来,本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生动实践,法治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市委依法治市委统一部署下,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关于选树法治上海建设品牌的通知》,深入发掘、全面总结、精心提炼、大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有口皆碑的法治上海建设品牌。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各区踊跃申报了153个品牌项目,覆盖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和法律服务等法治工作各领域。经多轮评审研究,产生了首批15个“法治上海建设品牌”。它们分别是:上海城市法规全书应用系统、上海信访律师志愿团、领导干部专题述法机制、基层法治观察机制、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直通车”、法治引领垃圾分类“上海模式”、上海国际经贸合规法律服务体系、上海公安“执法指引”机制、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金融司法“三合一”风险防范体系、上海超大城市公益诉讼新模式、新就业形态民主协商“上海模式”、企业法务技能大赛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旁听、讲评“三合一”活动、多元解纷“一件事”机制等15个项目入选“法治上海建设入围品牌”。
此次选树的法治上海建设品牌充分展现了有关单位、地区在本单位、本领域、本地区开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普法、法律服务等法治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和积极成效。比如,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直通车”等品牌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我市具体实践的生动诠释;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等品牌立足持续优化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关切,充分体现了上海的法治“温度”;上海信访律师志愿团等品牌具有较强创新性且运行较为成熟,在提升我市特定领域或地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