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在距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步行约15分钟的位置,有一栋9层高、面积约17000平方米的写字楼,这里便是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法务大厦,其所在的周边3.7平方公里核心区域,而今正在着力打造成为上海法律服务的“新地标”。
正值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三周年之际,日前,市政府新闻办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举行“每月一访”活动,记者从采访中获悉,截至目前,法务区3.7平方公里内已落地84家法律和泛法律服务机构。到2035年,“法务区”将在区域内形成法律服务机构集聚度高、法律服务生态完备、民商事法律服务专业优势凸显的法律服务软实力核心生态圈。
去年6月28日,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集中签约暨综合服务中心启用仪式在位于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大厦举行,10家重量级法律服务和泛法律服务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同时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综合服务中心也正式启用。
“综合服务中心的启用等于为法务区法律服务机构提供了线上线下‘一站式’政务服务,为商务区各类企业机构搭建了‘家门口’法律服务平台,为意向入驻机构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渠道。”在闵行区司法局律公司鉴科科长刘琳青看来,这是上海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贯彻执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又一重要进展,同时也切实为中央法务区建设提供了更加全面完善的机制保障。
而虹桥交通枢纽的便利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也是上海仲裁委员会落地虹桥法务区的重要因素。上海市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范铭超强调,虹桥将是上海仲裁委员会战略发展的重要版图,“虹桥本身起到了一个贯穿和连接整个长三角甚至全国乃至国际的作用,我们看好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发展潜力,这里聚集了很多新兴的企业,形成聚集效应。”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法务区3.7平方公里内已落地84家法律和泛法律服务机构,包括36家律所、45家法律科技等泛法律服务机构以及上海仲裁委员会虹桥中心、上海市律师协会长三角一体化行业发展研究中心/会员服务中心/联络办公室、上海东方域外法律查明服务中心虹桥联络部三大功能性平台。较2021年9月法务区功能性平台正式挂牌,新增62家,增长率达269%。其中,法务大厦已入驻签约法律服务机构10家,签约面积近80%。
“根据规划,到2025年底,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一期首发示范功能平台将初步建成高集聚度、业态齐全、特色鲜明的上海法律服务‘新地标’。到2035年,将逐步实现建设发展中远期目标,在区域内形成法律服务机构集聚度高、法律服务生态完备、民商事法律服务专业优势凸显的法律服务软实力核心生态圈。”刘琳青透露。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