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徐杰瑛
本报讯 利用在保险公司任职的便利,男子王某竟打起了客户个人信息的主意,通过内部账号查询车辆保单数据后转手贩卖,非法获利约6万元。今年1月,经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王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2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
“车主信息、登记住址、车辆信息、保险记录……各种保单数据,报价可询。”2022年9月,直到被民警抓获的那一刻,王某还浑然不觉地经营着自己的信息贩卖“事业”,而一切要从几个月前的一次就职经历说起。
2022年5月,王某被安排到亲戚开办的保险代理公司工作,主要负责帮客户录入保险单和销售车辆交强险。在职期间,有不少人曾提出购买保单数据和查询车辆个人信息的需求,王某逐渐关注起了这一“商机”。
“要是能拿到保险公司内部账号,不就可以调取信息转卖赚钱了?”想到“好主意”后,王某随即以想要更好销售交强险为由向亲戚拿到了能够查询车辆保单信息的内部账号。
虽然内部账号可以调取保单信息,但保单中如手机号等加密信息却无法轻易获取,为了更好满足“顾客”的需求,王某又琢磨着从网上购买了能破解加密信息的软件。
根据信息数据获取难度的不同进行定价,利用内部账号获取保单数据,再使用破解软件解密数据,王某就这样经营起了自己的“事业”。
2022年8月,警方在办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发现线索。经侦查发现,王某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重大作案嫌疑。后于同年9月将其抓获。
“一开始就是想利用有内部渠道赚点小钱,后面发现真的能赚到不少,就更停不了手,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王某到案后追悔莫及道。
去年11月,金山区检察院依法对王某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王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并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法院经审理,采纳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作出上述判决。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