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中国

在精细化治理中绣出“黄浦品牌”

夏天

本文字数:2255

  【概要】

  黄浦,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豫园、外滩、南京路、黄河路……历史与现代,经典与创新,在这片20余平方公里的辖区内纵横交织,不仅承载着50余万常住人口,更在各大节庆时分迎来日均数十万人的大客流。与此同时,“外滩金融”强大的资源配置力,也让黄浦金融业特别是融资租赁业带来了全市数一数二的财政贡献。

  如何为上海这座“世界会客厅”和“金融高地”创造平安环境与法治保障?近日,黄浦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汤宏应本报邀约,踏上董家渡花桥,环顾集聚的金融要素市场;登上光明金融大厦,眺望百年外滩,讲述平安黄浦、法治黄浦的生动实践。

  □  记者  夏天

  记者:作为全市金融要素集聚、活动频繁、体量领先的中心城区,黄浦将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法治为“金融高地”建设保驾护航?

  汤宏:黄浦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城一带”核心功能区,历来高度重视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对司法供给的需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融资租赁行业是金融行业归属地方金融监管的四张牌照之一,对黄浦的GDP、财政各方面贡献最大,同时也对黄浦政法系统司法供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区委政法委的牵头下,在区政法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黄浦区政法系统主动作为、充分履职,作出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

  近年来,区委政法委牵头区政法各单位,持续深入推进黄浦平安“零距离”工程建设,推动各方力量向基层一线倾斜,不断创新为民、为企解忧机制,将护航金融行业(融资租赁行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的重要切入点,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取得了良好成效。

  记者:那么,黄浦区将以何为抓手,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对症下药的法治供给?

  汤宏:黄浦区政法系统主动作为、充分履职,坚持问题导向,深入问需于企;积极搭建平台,强化沟通交流,通过精准服务对接,出台若干项优化融资租赁营商环境的政法支持措施,形成了《黄浦区政法系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金融行业(融资租赁行业)行动方案》,在坚持“严”的主基调的同时,为黄浦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同时,我们寓监管于服务、以稳定促发展,为黄浦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区法院发布《黄浦区融资租赁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建议20条》、区公安分局发布《黄浦区融资租赁企业金融风险预防建议》、区检察院发布《支付结算合规指引》、区司法局发布《黄浦区融资租赁企业法律实务指引》。

  尤其是针对融资租赁行业中汽车租赁业务对实体经济支撑大、广受群众欢迎,但纠纷多的特点,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会同黄浦区法院,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推出规范性文件——《上海市汽车融资租赁标准化合同》,既推进了合规,又促进了消费。

  记者:平安建设同样是黄浦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黄浦区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已经成为凝聚全球目光的“世界会客厅”。常态化的大客流带来了高度的城市繁荣,但同时也承担着城市安全极大风险。如何有效破解这一区域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的难题?

  汤宏:黄浦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区委、区委政法委领导下,区公安分局积极依托智慧公安建设的成果,在实战中不断探索、完善社会治理之策,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大客流风险管控“黄浦方案”,绣出了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黄浦品牌”,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了一方平安。

  借助智慧公安建设,黄浦区潜心探索形成了以智能化、专业化、社会化“三化融合”为核心的智慧防控模式,同时重点关注外滩、南京路、豫园等人流密集重点区域,及时做好“三早”落实,即风险早评估、预案早制定、预警早监测,从而确保了节假日和重大活动节点期间本区外滩等繁华区域的始终平安有序。

  智能化方面,例如建立大客流模型,可对未来上海的气候、客流等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赶在客流高峰之前方案已在案头,警力已经集结。特别是对外滩区域1小时内的客流进行智能精准预测,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跟着需求走”。

  专业化方面,黄浦聚焦构建内外联动、梯次有序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围绕外滩滨水区,适时实行“封闭管理”,形成北到外白渡桥、南到新开河路,共约8万平方米的监测区,区域内人数超过阈值即实行总量控制。增强“周边管理”,如南京东路客流量超过阈值即采取布设警力“隔离墙”、引导客流“南进北出”、沿线路口“波次放行”、分割客流“分列式”前进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风险。强化节假日人群密集时段管理,在南京东路和中山东一路路口,实行“开关式、雨刷式、导流式”管控措施,引导人群密而不乱,人群流动而有序,消除外滩客流对冲风险。(下转A8)

  (上接A1)

  社会化方面,黄浦区广泛发动。一是开展警企联动,按照“共建共享”思路,打造智能安防商圈。例如针对豫园商城常态化的大客流风险和消防、治安、矛盾纠纷等管理难题,我区一手抓豫园智能安防商圈建设,一手抓商圈矛盾纠纷调解建设,提升了安防能力、管理效能和营商环境。二是开展专群联动,打造风险处置防线。例如在节假日、客流趋于饱和时,常态化启动平安志愿者值守机制,来自居民、商户的平安志愿者在专业民警的带领下,开展巡逻、劝导、教育,及时落实疏导客流、防冲撞拥挤等防范措施。

  可以说,“黄浦方案”是以人民为中心重要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和充分体现,为进一步优化社会治理、筑牢平安建设防线等探索了可行路径。

  踏上新征程,黄浦区将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做强“外滩金融”的实力与品牌;不断优化大客流风险管控“黄浦方案”,绣好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黄浦品牌”的针脚,让上海的“心脏”脉搏跳动得更加有力,“名片”闪耀更光辉夺目。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中国 A08在精细化治理中绣出“黄浦品牌” 夏天2024-03-01 2 2024年03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