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法治论苑

智库助力地方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

上海市各区人大工作研究会优秀课题研究报告巡礼(一)

本文字数:3431

编者按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二届市委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的基础上,上海各区人大工作研究会认真履职,不断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提供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报告,助力人大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日前,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召开了2023年各区人大工作研究会优秀课题评审会,评选出14篇优秀课题研究报告。这些课题对新形势下推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促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改善民生,更好发挥人大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现刊登报告摘要,以飨读者。

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法规立法建议

浦东新区人大工作研究会

人工智能技术已然成为引领未来的新兴技术,并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建构国家发展战略、夺取科技前沿阵地的重要依托工具。浦东新区作为我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截至2022年底,全区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超600家,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

为用好用足《立法法》赋予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制度建设空间,加强支持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制度供给,2023年4月浦东人大工作研究会与上海市法学会组成了联合课题组共同承担《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浦东新区法规立法建议研究》课题。

课题组努力从立足浦东、面向全国、引领国际的高度,针对人工智能金融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智能化水平测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及其底层生态、无人载具、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法治保护、积极打造和培育数据空间、人工智能纠纷管辖等十个方向的关键节点性问题重点进行了研究,既可以在进一步研究基础上制定单个方向的浦东新区法规创新性规定,也可以先行专门出台“浦东新区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的浦东新区法规。

宝山区养老服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宝山区人大工作研究会

截至2022年末,宝山区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40.8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8.26%。其中,60-64岁为1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4.5%),65-79岁为25.52万人(占62.6%)。

经过规划建设,宝山已基本能满足区域内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需求,逐步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二、三级医疗机构为支撑的服务架构。

今后一段时间,养老服务事业的重头戏,是要加强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满足老年人教育、体育、文化服务等需求。据了解,影响机构养老入住率的主要因子就是价格、服务和医疗。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对高、中、低端养老机构制定菜单式标准。上级机关也应加强顶层设计,从法规、政策上加以研究,实现“医”“养”无缝对接。政府应尽可能提供更多居家养老的服务项目,并从政策、法规上予以倾斜,根据老年人需求,规划、布局、建设和完善好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等“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同时,建议从市级层面设计出台助餐服务补贴方案,重点解决独居、高龄、失能等老人的刚性就餐需求。

青浦区养老服务机制运行情况调研

青浦区人大工作研究会

近年来,针对养老服务缺乏政策性引领、服务规范不足、社区养老服务尚不成熟的堵点问题,青浦区将养老服务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作来抓。

以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为目标,拓展养老服务在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等方面供给,实现养老服务标准化、差异化发展。社区养老设施总建筑面积约为10.65万㎡,常住人口每千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为75.4㎡/千人,超过每千人40㎡的市级指标,在2022年度考核中“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位列全市第一。顺应广大老年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的愿望,养老服务发展重心向居家社区倾斜。通过加大社区建设、培育养老服务领域人才,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专业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针对养老服务智能化方面的“盲点”,加大互联网技术与养老服务融合力度,让技术更好地服务老年人,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

未来,应进一步营造“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养老文化氛围,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养老发展环境,夯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养老服务基础。

加强乡镇“家站点”建设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崇明区人大工作研究会

目前,崇明区18个乡镇共建成人大代表之家18个,代表联络站309个,代表联系点231个。

各乡镇根据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等的“八有”要求,开展平台建设。一般建立包括定期人大代表联络制度在内的七项制度。各乡镇“家站点”,围绕实际、实用、实效、长效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实践,注重民生问题解决。崇明区各乡镇人大代表“家站点”建设,基本实现了硬件规范化、运作常态化、作用最大化的目标要求。

但对照市区两级关于推进“家站点”建设的工作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些问题和不足:例如还存在着“摆设”“走过场”等情况,一些人大代表进家、进站、进点开展联系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

为加强本区“家站点”平台建设,建议乡镇人大要进一步加强对“家站点”平台建设的指导检查和完善提升,使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可探索开展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民声面对面,有事大家议”的站点问政活动,及时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次活动要做到策划好、准备好、活动好,确保实效。

健全“家站点”平台建设  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

普陀区人大工作研究会

近年来,普陀区人大常委会以便民利民为原则,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截至2023年8月底,全区共建成325个“家站点”,其中,在各街镇设立10个“人大代表之家”,在片区、园区、楼宇、驿站设立2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居民区设立283个“人大代表联系点”。

2022年以来,普陀共有四级人大代表1693人次走进“家站点”联系群众,收集意见建议1334条,为群众解决问题652个。特别是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市容环境整治、社区治理等方面,解决了不少群众难题。

对照新时代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家站点”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如:运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社会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成效发挥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此,建议全市三级人大组织要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明晰“家站点”管理关系,明确责任主体,切实建好、管好、用好“家站点”。同时,以绩效评价为抓手,对利用率低、运行不畅的联络站要探索退出机制,确保有效发挥“家站点”平台功效。此外,还应完善机制,助力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

徐汇区街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调研

徐汇区人大研究会

目前徐汇区下放街镇赋权行政执法事项共计434项。其中,406项为原城管领域的行政处罚事项。

2021年9月8日,徐汇区制定了《进一步加强街道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为本区街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奠定坚实基础。相关部门和街镇在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资源下沉,积极探索顺畅、高效、规范的街镇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不断提升街镇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

为进一步完善本区街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建议准确把握本次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初衷,坚持“大城管”理念,真正推进“大综合一体化”的行政执法改革。同时,要提高行政综合执法事项下放的科学性,审慎下放行政权力,采取因地制宜差异化方式下沉下放,可“先易后难、先少后多”,要防止不考虑街镇实际,一张清单全区“通用”的“一刀切”现象。此外,还应提升协作联动模式,推动执法互通互认及数据共享共用。

健全“家站点”网络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黄浦区人大工作研究会

黄浦区的“家站点”建设采取的是“1+X+N”模式,即每个街道设立1个“人大代表之家”、若干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人大代表联系点”。目前,全区有人大代表之家10个、人大代表联络站16个、人大代表联系点79个。

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人大代表“民意连心桥”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民主民意表达渠道,注重发挥代表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作用。2022年,近400名市、区代表在“家站点”举行了两次大型联系社区活动,开展座谈、视察、走访等活动计150余场,接待群众近2000人。

下一步,为健全“家站点”网络功能,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家站点”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抓好三个工作环节,健全“家站点”网络功能;统筹资源配置,为“家站点”建设提供支撑;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加强“家站点”工作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开创“家站点”建设新局面。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论苑 B01智库助力地方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4-03-06 2 2024年03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