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荔
随着汉服文化的不断“出圈”,相关的传统文化及细节也愈发引人关注,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制作精美的盘扣。
盘扣,也称盘纽、纽结、纽绊,由布条经手工折叠、缝纫、盘绕而制成。盘扣从中国古老的“结”发展而来,花式种类丰富,多选取具有浓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义的图案。盘扣的作用在中国服饰的演化中逐渐改变,它不仅仅有连接衣襟的功能,更成为装饰服装的点睛之笔。而在上海市女子监狱,盘扣的功能不仅是美化服饰,也净化着服刑人员的心……
系上盘扣结解开心结
“以前我也做过盘扣,但那就是为了贴补家用的一项手艺,扣子就只是扣子。现在再做盘扣,却是不一样的,它变得更加具有艺术性,而且也让我的心静了下来……”邱佳(化名)是上海市女子监狱五监区的一名服刑人员。2018年,邱佳在民警的推荐引导下参与了监狱艺术教育矫治项目之一——盘扣制作项目,本就有一些制作基础的邱佳在这些年的学习、创作中逐渐发现,人生就像盘扣,需要一步步循规蹈矩才能做出合格的扣子,而她系上的是盘扣结,解开的却是自己的心结,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所谓的“不甘”。
邱佳今年六十多岁了,一头花白的短发,神态平和。在介绍多件她参与制作的盘扣作品中,一幅主题为《回家》的作品引起记者注意。这幅作品中,一对母女愉悦地走在大树下,远处是家的方向……画面中的大树由盘扣制作而成,邱佳介绍,这幅作品是在2023年监狱母亲文化节期间,由她和其他服刑人员花了约半个月的时间合作完成的。从构思到创作,其实时间都不算长,因为回家和家人团聚,是邱佳她们最大的心愿。
邱佳已经在女子监狱服刑十多年了,2007年,因为不堪忍受丈夫的暴力,邱佳选择“以暴制暴”,最终酿成惨剧。
“后来我终于明白,那也是条人命,我也是后悔的。”邱佳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所以当她带着大女儿和第二任丈夫结婚的时候,是希望一家人可以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可是现实让她失望甚至绝望了。
忍无可忍选择以暴制暴
邱佳的第二任丈夫是来上海做生意的外乡人,和邱佳结婚后就住在邱佳家里,婚后两人又有了一个女儿。在邱佳的印象里,丈夫没多久就显露出了脾气暴躁且暴力的真面目,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后来发展到动辄暴力相向。邱佳自此生活在心惊胆战中,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他生气。
“平时他不在,我们一家人吃饭总是有说有笑,但只要一听到他的脚步声,我们就立刻不敢说话了。”邱佳回忆。
“为什么不离婚?”面对这个问题时,邱佳苦笑了一下,说自己已经离过一次婚,不想再有一次失败的婚姻,“而且当时和他的情况,离婚也是摆脱不掉的……”于是,邱佳就这么忍耐着。
长期的神经紧张让邱佳出现夜间惊恐症的症状,她总是会在睡梦中突然惊叫、恐惧。到监狱服刑后,邱佳也依然有这样的情况,“他们都说我是做了亏心事,所以半夜害怕,其实很早以前我就这样了,那时候也不知道这是种病。”
按邱佳的说法,她觉得自己无法摆脱丈夫,所以原本是打算一直忍着的,但没想到丈夫不但对她不好,还对大女儿起了歹念,这让她忍无可忍,于是生出了一了百了的念头。
“当时我怕女儿没面子,所以没有报警,但我已经想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邱佳说,当时丈夫做生意拖欠客户钱款,对方对他也是恨得牙痒痒,于是她便和客户商量把丈夫“做掉”。
邱佳没有详述犯案的过程,但她坦陈,做完一切后并没有解气的感觉,而是被巨大的恐惧笼罩,所以她选择了自首。
尽管如此,当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后,邱佳还是不服气的,她固执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有如此极端的行为都是“有情可原”,不应该被判得那么重。因此,到监狱服刑后,邱佳的表现非常消极,再加上晚上睡不好,邱佳的状态可谓浑浑噩噩。
“哪里有希望呢?”面对漫长的刑期,邱佳茫然了。
前因后果环环相扣
女子监狱民警没有放任邱佳这样漫无目的下去,她们组织邱佳参加普法课程,根据她的情况带她接受心理咨询,针对她的具体问题进行释法说理、个别谈话,用母亲、女儿的期盼鼓励、激发邱佳的服刑动力……人非草木,感受到民警点滴用心的邱佳慢慢“清醒”了过来。
“大概花了三四年时间,想明白了一切,也终于适应了监狱的生活。”邱佳说,其实当时是有很多机会避免悲剧发生的,如果自己当时不是碍于面子而一忍再忍,如果更积极地寻求警方、法律的帮助和保护,如果选择更理智的方式……都不至于让自己从受害者沦为施害者,也不会让孩子们失去母亲的庇佑,小小年纪就要面对各种压力。而她既然违法犯罪,就必然要接受惩罚。
终于肯面对现实的邱佳渐渐不再夜夜惊叫,也不再将心里的不忿发泄在日常生活小事上。
服刑表现日趋稳定的邱佳在2017年主动报名参加监区的美术书法兴趣小组,“想听民警的话,多学点东西,把刑期变学期。”从完全没有书法、美术基础到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邱佳觉得似乎时间也走得快了一些。后来,当得知监区有盘扣制作的艺术教育矫治项目的时候,她也报名参加了。
比起毫无基础的美术和书法,邱佳对盘扣其实是相对亲切的。“我跟我妈妈学过做盘扣,十几岁的时候就帮别人做盘扣贴补家用。”邱佳提到家人,语气变得很柔软,“不过那时候做的盘扣都比较简单,不像后来在这里跟老师学的,让我的眼界拓宽了许多。”
女子监狱民警介绍,盘扣的纹样千姿百态,有普通简单的直扣,有取材于自然生活的蝴蝶扣、金鱼扣、桃花扣、兰花扣,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如意扣等,一圈一结,一绕一结,都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而且盘扣不单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和审美能力,有匠心巧思,更需要静心。盘扣的制作是制作者心性和智慧的体现,监狱民警不仅希望参与该项目的服刑人员能通过学习磨练心性,学会平心静气,也希望她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思考和领悟什么是生命中真正的美。
参与盘扣制作项目的这些年,邱佳愈发觉得这是一项值得自己好好研究的传统文化,其中蕴涵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竟也相通,前因后果环环相扣。这几年对盘扣制作更有想法的邱佳在民警的支持下,制作了不少富有创意的作品,不再拘泥于盘扣的“扣子”属性,而是与书画等相结合,让作品更具艺术性,在主题方面则愈发多地与母亲文化相关。
邱佳入狱多年,两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每次会见邱佳也会和她们聊聊自己的服刑情况和盘扣作品,“她们都支持我继续学习”.就像那幅作品《回家》一样,邱佳现在最期盼的就是可以早日回家,如果有可能,她还想用自己做的盘扣点缀女儿和母亲的衣物……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