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拍案说法

失手打翻油墨致河水变色

司法确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效力,为修复提供法律保障

王葳然/黄诗原/傅婷煦

本文字数:1471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黄诗原  傅婷煦

  去年的一天午后,奉贤区有村民突然发现村子旁的河水变色了,且河面漂浮着隐隐约约的蓝色油污,污染蔓延了近100米,将村子西侧和南侧的河道全染成了灰蓝色。原本清澈的河水怎么会突然变色了?

  案件回顾>>>

  2023年2月,奉贤区某园区包装公司员工在作业时,失手将约15公斤的蓝色油墨洒在了地面上。为清洗地面,他用水将洒出的油墨冲到了路旁的雨水井中。不一会儿,园区东侧的河面上便飘散开了大片蓝色的油污。从雨水井流出的油墨污染了约100米长的河面。

  事故发生后,河长办工作人员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将其他联通水路阻断。随后,奉贤区环境监测站对被污染河水进行了应急监测,事故应急监测报告显示,该河道河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指标出现异常,河道被严重污染。

  2023年3月,经奉贤区检察院组织磋商,奉贤区水务局与该包装公司就生态环境损害事实、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和期限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并共同向上海铁路运输法院(以下简称“上铁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法院经审理认为,申请人双方为实现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赔偿自愿达成的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没有恶意串通、规避法律的行为,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应予以确认。

  据此,上铁法院依法裁定双方达成的协议有效。

  ●破坏生态环境不仅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还可能要承担刑事或行政责任

  根据《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非法排放污染物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处以行政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行政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该案中,申请人某包装公司因员工过失,冲洗油墨的行为造成河道严重污染,对案涉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在合理期限内修复受损生态环境。

  ●司法确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效力,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法律保障

  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经依法指定作为赔偿权利人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等工作,主动与赔偿义务人磋商。磋商达成一致的,双方就责任承担、修复方案、赔偿损失等内容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为确保受损环境及时有效得到修复,双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赋予赔偿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是一种特殊的司法确认。人民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对经磋商达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进行合法性、真实性、自愿性审查,重点审查赔偿协议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修复方案是否能切实有效地实施,以及申请人签署赔偿协议是否真实、自愿等,最终裁定确认赔偿协议合法有效,赋予其强制执行力。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协议内容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根据《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应当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主题,加强环保合规建设和环保培训教育,依法依规排放污染物。同时,上铁法院也会充分发挥司法职能,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司法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司法助力。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拍案说法 B06失手打翻油墨致河水变色 王葳然/黄诗原/傅婷煦2024-04-02 2 2024年04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