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第43届“爱鸟周”在上海植物园启动。记者获悉,本届“爱鸟周”是《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后的首个“爱鸟周”。结合史料文献和近年来野外监测调查数据,上海已经记录到野生鸟类527种,其中去年新增记录9种。
本届“爱鸟周”的主题是“完善保护体系 护佑候鸟迁飞”。活动是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上海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林业局)和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的共同指导下,由上海市林业总站和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共同主办。主办单位和各区野保部门将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不同平台和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相关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市民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意识。
去年10月1日,《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正式施行,结合上海地方特色,在科普宣传、科学保护、区域协调和栖息地建设和修复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本市野生动物保护的制度体系。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形成了更完善、更充分、更贴合实际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体系。
《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规定,每年4月的第二周为“爱鸟周”。因此,第43届“爱鸟周”也是地方条例施行后的第一个“爱鸟周”。
今年“爱鸟周”活动的时间为4月8日至14日,市林业总站和市野保协会将组织开展第43届“爱鸟周”启动仪式、“爱鸟助飞”公益市集、“爱鸟助飞”趣味闯关、第19届上海市民观鸟大赛、第二届“自然有TA”主题征文和摄影、鹭鸟繁殖探秘等系列活动,科学普及鸟类保护知识、宣传和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保护成效和成功经验,提升公众对鸟类保护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鸟类保护工作中,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