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东人大供稿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作为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委员,在履职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助力新时期乡村振兴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自担任浦东新区人大代表并成立代表工作小组以来,沈丽时常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头等大事。
“老黑,你的梦想是什么?”老黑是航头镇秦家老宅南汇8424西瓜种植基地的农户,他带着一大家子从老家浙江搬来浦东定居,生活安稳。“你觉得现在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回顾过去经验和收获的同时,瓜农们向沈丽的代表工作小组反映了一些在8424西瓜种植生产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诉求。
这是沈丽代表日常履职的常态,她始终把调研和走访作为代表履职的基础,真正用心去关注、调研群众最根本的内心需求。结合女性天然的亲和力,田间地头的农户,“家站点”社区的居民,众多全国定单农业和零售业同行的专家等,都愿意和她说说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正是这样高质量、接地气的意见建议调研收集方式,使沈丽代表在履职中获得了多途径、多层次、多视角的民情、民意和民智,这也使她的意见建议和调研成果总能切中关键。
通过调研,她针对近年来浦东新区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及堵点难点开展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其中《关于进一步推动浦东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建议》《关于推动浦东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的建议》等代表建议为更好地发展地区经济和助推“三农”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方案。2023年,沈丽代表在参与区人大常委会“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的监督工作中,通过调研撰写的《关于浦东新区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专项监督调研报告》还被列入“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1+8+X”系列监督报告。
沈丽代表不仅立足浦东调研建议,更放眼全国做浦东经验的推广者。在助力对口援疆、乡村振兴工作中,她将行业领域专业优势与人大代表调研履职成果有机结合,推广浦东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思考,获得了市委、区委领导的肯定。她积极放大代表履职成果,以盒马在浦东的实践为基础,结合市场发展前景,形成专项报告,为推动全国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借鉴的经验,受到了商业部和农业部的支持和认可。
“时刻不忘身为人大代表的那份初心,保持对人民群众需求的觉察,但又不囿于当下认知及眼前所见所闻,而是通过多视角深入调研,坚持付出,总有一天会‘心想事成’!”沈丽动情地说。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