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是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施的非监禁性刑罚,是完善刑罚执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由于社区矫正对象通常具有复杂的个人背景和社会环境,传统的再犯罪风险评估方法往往难以准确评估其风险等级。
由此,长宁区司法局联合华东政法大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万达公司等单位,将传统工作主动对接法律科技应用和发展,自主研发了全国首个社区矫正再犯罪评估模型。
据介绍,社区矫正再犯罪评估模型运用上海市近二十年社区矫正再犯数据、心理测评数据以及教授专家的科研成果,以上海原有重犯赋值分析,结合其他相关重犯数据,通过分类预测、模型拟合、似然比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模型计算公式。
同时,模型还会结合矫正对象再犯风险26个静、动态因子的分析结果,通过后台大数据人工智能运算,构建多元回归方程,自动得出矫正对象再犯风险的五个等级,并根据每名对象的风险等级自动生成个性化矫正方案,使社区矫正对象风险隐患评估由传统的人为主观评估,实现向智能大数据分析的客观评估转变,减少了主观性、提升了客观性。
自去年11月底至今,该模型已达到了71.6%准确率,基本可以和当前国外同类模型的先进水平比肩。
未来长宁司法局将继续深化社区矫正再犯罪评估模型的应用,通过扩大数据共享规模、完善模型算法、优化预警处置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他们还将推进与智慧矫正相对应的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再造,为一线工作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