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法斋
1990年,美国纽因顿小镇,一名少女惨死于自家餐厅,凶手取走了保险箱的钱,逃之夭夭。当地警方无法破案,只能向华人神探李昌钰求助。
当晚,李昌钰发着40度高烧,依然表现出了高超的推理能力,只靠一根烟头,迅速锁定了真凶。他到底是怎么破案的?一起来看看吧。
餐厅老板女儿惨死
故事发生在纽因顿小镇一家很受欢迎的餐厅,名叫“牛排先生”。唐纳是这家餐厅的老板,他不仅事业有成,婚姻幸福,而且还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儿,玛丽。24岁的玛丽在餐厅担任经理,她做事细心,待人友善,赢得了所有小镇居民的喜欢。
可这天晚上,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玛丽的命运。
当晚9点,唐纳在家休息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餐厅的安保人员打来的:“先生,我看见您的餐厅打烊了,但是没有打开警铃,是忘记了吗?”
不久前,唐纳为了保证餐厅的安全,专门请安保公司给餐厅安装了警铃,闭店前打开警铃,如果有人非法侵入,警铃就会自动报警。
平时餐厅每晚7点打烊,但当天已经9点了,警铃还没有打开,所以安保人员才打电话问一下情况。
听完安保的话,唐纳十分惊讶,负责关店的是女儿玛丽,她做事一向细心,应该不会忘记打开警铃的。想到这,他给玛丽打了几个电话,但一直没人接听,他只好亲自去餐厅看看情况。
到达餐厅后,唐纳发现这里一切如常,门窗紧闭,桌椅整洁,唯独没有开警铃。
或许是玛丽马虎了一次,唐纳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临走之前,他决定检查一下保险箱,于是走到厨房后面的办公室。
当他推开办公室的门时,眼前的一幕令他忍不住尖叫:玛丽倒在血泊中,头部血肉模糊,地上满是鲜血,已经气绝身亡。唐纳脸色惨白,颤抖着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赶到现场,经过现场勘测,得出了两点结论:第一,受害者因头部被重物击打致死。第二,办公室保险箱的现金不翼而飞,这应该是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
就在这时,一辆车停在了餐厅外面,下车的是个年轻小伙,他刚想进餐厅,就被警察拦在了外面:“你是谁?来干什么的?”
小伙告诉警方,他叫华特,是玛丽的男朋友,他们约好今晚要在他家玩,但他等了很久,玛丽都没来,而且电话也不接,他觉得奇怪,所以来餐厅找她。
由于此案尚未公开,警方没有告诉他玛丽已经遇害的消息,而是随便找了个理由打发走了他。
华特离开后,警方继续勘查现场,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一无所获。
由于当地警局只有4名警官,人手和资源都不够,他们决定,向住在附近的李昌钰博士求助。
没想到的是,李昌钰这次竟然拒绝了。
李昌钰被迫“救场”
原来,李昌钰当晚身体不适,发烧到了104华氏度,相当于40摄氏度。他坦诚地拒绝了警方的求助:“我现在连走都走不动。”没想到对方直接说:“我们派救护车去接你!”
李昌钰还以为对方在开玩笑,结果20分钟后,一辆救护车停在了家门口。见对方这么执着,李昌钰只好答应了。
李昌钰到达现场后,并没有急着去案发的办公室,而是在偌大的餐厅环视一圈。凭着敏锐的观察力,他很快有了几处发现:
首先,现场的门窗完好,没有被破坏的迹象。所以,要么当时没关门,要么凶手是熟人。
其次,餐厅收拾得很干净,每一桌的每一副餐具都摆设好了,这是工作完成后的状态,说明玛丽遇害前,员工们已经下班了。既然工作完成可以下班了,玛丽为什么不离开,而是独自留在办公室?
另外,在一个餐桌上,放了半杯饮料、一包烟、一个烟灰缸、一盒火柴,烟灰缸内有半截烟头。
李昌钰猜想,这些东西可能是凶手留下的,于是他把东西全部收集起来,留着带回实验室化验。
巡视完大厅后,李昌钰来到真正的案发现场——办公室。办公室内杂乱不堪,墙壁、地板到处都是血迹,但李昌钰很快抓住了重点。
第一,保险箱没有撬开的痕迹,说明是玛丽主动打开的。
第二,现场发现了玛丽的脑物质,把脑物质都打出来了,说明凶手力气很大,应该是个男性。
第三,办公室内到处都是血迹,唯独一把椅子干干净净,说明凶手行凶时,就是坐在这个椅子上的,所以挡住了血迹。一般来说,站着行动更方便省力,而且可以随时逃跑,那么,什么样的凶手会坐着杀人?只有了解玛丽和餐厅情况的人,他知道不会有人再来这,所以状态比较轻松,不急于离开现场。
除此之外,李昌钰还在现场采集到了很多血液、毛发,他把这些全部收集起来。回到刑鉴中心后,李昌钰及其团队开始对这些物品进行化验。
与此同时,警方也调查了玛丽的员工、朋友等人,都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当华特得知玛丽的死讯时,他非常悲伤,还为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华特告诉警方,前不久他和当地的飙车党闹了矛盾,飙车党老大放了狠话:“我会弄死你的,弄不死你,我就弄死你的女朋友!”因此,飙车党可能出于报复心理,杀死玛丽。
警方非常重视这条线索,将飙车党老大列为了重点怀疑对象。面对警方的质问,飙车党老大无奈地解释道:“我当时就是说说而已,怎么可能真的杀人?”
这一查,警方发现,他还真的有不在场证明,就这样,案件再次陷入了死胡同。
这时,垂头丧气的警方接到了李昌钰的电话:“我知道凶手是谁了。”
还原真相,凶手就是他!
在警方面前,李昌钰整合了目前已知的所有线索,还原了整个案件的过程。
回到案发当晚7点钟,此时餐厅已经打烊了。员工们做完清洁工作,陆陆续续下班,玛丽却没有离开,为什么呢?因为她在等人。
根据化验结果显示,桌子上喝到一半的饮料、烟头,都是玛丽留下的,这个结果令李昌钰很意外,但也打开了推理的思路。
员工们都离开后,玛丽独自坐在餐桌上,一会儿抽烟,一会儿喝饮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何况男友还在家等她?唯一的解释是,她在等人,而且这个人一定是熟人,否则她不可能这么悠闲、耐心。
再把之前的线索串联起来,现场门窗完好、保险箱没有撬锁痕迹、现场没有反抗的痕迹、凶手不急于离开现场,都印证了这一点:
凶手是玛丽的熟人,在案发当晚与玛丽有约,并且玛丽对他毫无防备。那么,这个熟人是谁呢?
李昌钰首先把嫌疑锁定在华特身上,他完全符合目前的条件:力气大的男性、与玛丽关系熟悉、当天晚上有约、对餐厅的情况很了解。
于是,李昌钰开始询问周围的人,了解华特的一些基本信息。
玛丽的父亲唐纳先生说,华特是个游手好闲的青年,没有像样的工作,还喜欢泡酒吧,没钱就找玛丽要。正因如此,唐纳先生反对这段恋情,经常劝女儿分手,玛丽却始终对华特一往情深。
为了进一步调查,李昌钰来到华特最喜欢的酒吧,在这里,他得到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酒吧的酒保告诉他,华特是个痴情的男人,自从玛丽死了以后,他几乎天天在酒吧买醉,向别人哭诉:“我的女朋友死得太惨了,她被人砸碎了脑袋,我不知道凶手是谁,如果我让抓到他,我绝对不会放过他!”
听到这句话,李昌钰确定,华特就是凶手。因为警方从来没有向外界透露过案件的一丝细节,没人知道玛丽的死法,除非他是凶手!
虽然现在锁定了真凶,但这句话并不能作为法庭上的证据。
就在这时,酒保向李昌钰提供了一条关键线索:有一天晚上,华特在酒吧喝醉了,酒保开车送他回家,路过附近公园时,华特一直盯着公园的小树林,在两个地方要酒保开慢一点,酒保不知道为什么,但他照做了。
听完这番话,李昌钰已经胸有成竹,他打电话通知警方:“我知道凶手是谁了,马上派人到公园。”
经过警方细致的搜寻,果然在公园小树林处,挖出了一个白色包裹,里面装着5000多美元,与当晚餐厅保险箱里丢失的钱差不多。
李昌钰把这些纸币送回刑鉴中心,经过化验,发现上面残留着玛丽的血迹,还有几枚华特的指纹。
在铁证面前,华特不情愿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案发当天,华特早就与玛丽约定,等她下班了就去餐厅接她。正因如此,下班后,玛丽没有马上离开,哪怕所有员工都走了,她也一个人在餐厅喝饮料、抽烟,等男友到来,所以她一直没有打开警铃。
结果华特一到餐厅,就找玛丽要钱,虽然玛丽有点伤心,但在男友的软磨硬泡下,她还是心软了。于是,玛丽带着男友来到办公室,打开保险箱,当华特看到大把大把的美金时,彻底迷了心智,忍不住多拿一点。
玛丽受够了他的贪得无厌,劝他去找份工作,不要再拿女人的钱了。这句话伤害了华特的自尊心,两人争吵起来,愤怒之下,华特掏出兜里的枪,用枪托疯狂地砸向玛丽。等他反应过来时,玛丽已经当场死亡。
华特看着自己身上的血迹,顿时惊恐万分,匆匆逃离了餐厅,回到家洗了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为确保自己没有留下什么证据,不久后,他再次来到餐厅,没想到警方已经在现场了。因此他临时编了个谎言,说自己和玛丽有约,却一直联系不上玛丽,因为担心玛丽的安危才来到餐厅的。
最终,华特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0年。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