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张超
民营医院拖欠护理员工资,印刷公司老板买了设备,对方却不发货不退钱不履行判决……近日,徐汇区人民法院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22名执行干警、7辆执行警车兵分多路,重拳出击,围堵“老赖”,用专项行动守好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上海某康复医院是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开业以来运转良好。然而因为实控人投资多个项目,致使医院陷入财务危机,拖欠18名护理员总计40余万元工资,案件最终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沈怡明对医院账户和固定资产进行查询,经查实,银行账户无可供执行存款,医院名下仅有部分医疗设备和办公用品等财产。“这些设备是医院日常运营必需品,每天有很多患者前来就医使用,如果机械地执行,势必会造成新的纠纷。”沈怡明分析道。此时,案件似乎进入困境。
经走访调查,沈怡明发现康复医院每天有一定的就诊量,这说明医院有稳定的收益。于是,法官传唤医院法定代表人到庭询问。
执行当天,法定代表人来院后表示想再宽限些时间。面对其消极的履行态度,沈怡明法官当即决定发出预拘留通知书督促其履行义务,并告知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慑于法律威严,医院法定代表人当场筹款31万余元,履行了13件劳动仲裁纠纷案,同时表态积极筹措剩余执行款,并约定好履行剩余义务的最终期限。
付先生夫妇二人经营一家印刷公司,因企业发展需要购买一批二手印刷设备。2019年5月,经朋友介绍,付某夫妇结识了做国际贸易的张某,后与之签订销售合同并付款100余万元。
然而到期之日张某不仅没有发货还不退还货款。即使在法院判决生效后,张某仍不履行。2022年8月底,在执行法官毛成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约定张某从2023年1月1日起每月还款10万元。但仅仅支付了2个月,张某就表示经营困难,无力支付。申请人付先生夫妇对此表示理解,给予宽限时间。
时间一晃来到了2024年初,张某仍没有任何还款行动和计划,说辞还是生意难做、周转困难。执行当天,毛成法官与申请人一同来到张某的厂房,经过现场勘查,并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来到法院后,张某表示没钱支付,并承诺可从下个月起每月支付5万元。
“他就是一个无赖,他的承诺从来没有一次兑现,我们不再信任他,他的钱也早就被他转走了。”对于张某的表态,申请人拒不接受。最终,法院作出对张某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的决定。
据悉,经过13个小时的跋涉,徐汇法院本次涉民生专项执行共执行完毕案件12件,执行和解2件,执行到位金额1311万元,司法拘留6人次,罚款7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民生案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基础。徐汇法院将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专项行动,加强对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工作,多措并举在查人找物上发力,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执行为民有速度、执行举措有力度、保障民生有温度。”徐汇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朱翔说。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