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当司法案例遇上思政教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昨天联合举办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思政司法案例教学第一课暨研讨会活动,一节“1+1>2”的思政教育课,为孩子们送上了最好的法治礼物。
浦东法院将一起真实的未成年人网络充值案例改编成思政司法案例“锦鲤小雨卖号记”,东昌中学南校副校长唐月丽将这一案例与思政教学进行了巧妙融合,为同学们上了一节“法治元素满满”的思政课。
课后,浦东法院法官张家伟出现在教室屏幕上,与同学们进行在线互动。“法官,如果有人对我施行网络暴力,我可以回击吗?”“法官,在网上被骗了钱,还能找回吗?”……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
“网络亦非法外之地,大家在上网时不能有骂人的言论,也不要去评论或转发一些谣言,更不要去‘人肉’、泄露别人的隐私信息。”针对提问,法官一一进行了解答。课堂与法庭的视频连线打破了时空限制,为思政课堂赋予了更多新潜力。
据了解,浦东法院编写的22个思政司法案例与《道德与法治》思政教材内容相呼应,涵盖校园伤害、聚众斗殴、早恋性侵、网络猥亵等多种案件类型,折射了未成年人保护、遵守网络秩序等主流话题。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