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陈颖婷
遇到“斗气车”该如何处罚?面对游走于“灰色地带”的VR不良视频,执法部门如何还孩子一片清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典型案例对于上海行政执法工作有着示范指导、规范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为进一步做好本市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工作,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行政执法“十大案例”及“指导案例”征评活动。日前,2023年度上海市行政执法“十大案例”“十大提名案例”以及80件“指导案例”出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案例涵盖交通安全、网络安全、航空安全、药品安全等各个领域。
关键词:斗气车
提供教科书式的执法样本
2023年6月1日晚上,一则“斗气车”视频在抖音上疯传。视频显示,2023年5月31日18时许,一辆小型轿车与一辆小客车行驶至中环高架外侧吴中路上匝道处,发生并道抢行行车纠纷后,小轿车急速实线变道至小客车前踩刹车,后两车行驶至中环高架外侧漕宝路下匝道处有互相“别车”行为,并且互扔矿泉水瓶,险象环生。
公安机关立即开展核查。经查,轿车驾驶人为杨某,小客车驾驶人为江某。经联系,杨某、江某至公安机关主动投案接受询问。
据交代,杨某因对方未按交替通行规则给自己让行而心生不满,遂违反禁止标线指示骑压导流线强行向左变道行驶。江某见状互不相让与杨某争道抢行,险些造成两车碰撞。杨某为发泄情绪,迅速连续两次违反禁止标线指示变道至江某车前方缓慢行驶。后两车行驶至中环高架外侧宜山路地道入口处,江某为报复杨某上述“别车”行为,将塑料矿泉水瓶扔入杨某车内,杨某再将矿泉水瓶扔至江某车身上,而后两车行驶至中环高架外侧漕宝路下匝道处有互相“别车”行为。
2023年6月2日,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杨某为发泄情绪故意“别车”的行为认定为其他寻衅滋事行为(先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决定给予杨某行政拘留7日的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人江某在杨某实施“别车”后未保持克制,而与杨某互相“扔矿泉水瓶”“斗气”的行为认定为其他寻衅滋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决定给予江某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当前,“斗气车”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之一,当事人之间为逞一时之快,争一时之气,竞速、别停、抛物,严重影响道路正常交通秩序。
本案中,当事人开“斗气车”的行为,既侵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益,又侵害社会治安秩序法益。交警总队通过分析违法行为人实施的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与寻衅滋事之间的牵连关系,最终“择一重”,将其定性为《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寻衅滋事”违法行为作出处罚,为今后正确处理“斗气车”违法行为提供了教科书式的执法样板。
关键词:VR视频
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良视频伤害
女性抖胸扭臀这些充满性挑逗、性暗示的低俗内容以及大量暴力、血腥场景出现在青少年喜爱的VR视频中,成为了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隐形炸弹”,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时消除了这一隐患,为孩子们的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2023年07月12日,2名执法人员出示《行政执法证》后对某文化传媒公司经营的网站“UXX”和移动终端应用程序“UUXX”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发现,当事人通过网站“UXX”和移动终端应用程序“UUXX”传播《简单的美女舞蹈,动作比较僵硬》等视频类网络信息中,存在女性抖动胸部和臀部等性挑逗、性暗示的低俗内容,以及推销死亡套餐、美化死亡等可能引发或诱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的内容,甚至包含大量暴力、血腥场景的VR视频。
市文旅局表示,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不能清楚地识别上述各类信息的内涵,这些信息可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在不限制成年人获取信息权利的同时,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优先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了不良信息提示制度,以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扰。然而,上述视频类网络信息用户无需注册登录,未成年人可直接浏览,且文化传媒公司未以显著方式作出提示,已构成传播包含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且未作出提示的违法行为,应当予以处罚。最终市文旅局对该公司罚款2万元。
目前,VR素材和成片展示等业务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平台和企业应充分重视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保护,采取实名注册、登录和认证等措施,做好内容区分,防止未成年人浏览不适宜的信息,并按照法律规定对相关内容进行提示。同时,平台还应重视内容生态建设,提供更多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内容和产品。
对于家长而言,要注重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服务的教育、引导和监督。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孩子浏览使用正规的内容平台;另一方面,也要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避免孩子接触不适宜其身心特点的网络产品和内容,以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此外,政府、社会和企业也应该共同努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治理,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据介绍,该案也是《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执法指南》公布后办理的全国首起涉及案由为“当事人传播可能影响未成年身心健康的内容且未作出提示”的案件。
关键词:无线电
守牢民航运行安全底线
随着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无线电电磁环境更加复杂,本市民航、轨道交通等重要行业面临的无线电干扰风险压力不断增加,在一起典型的雷达受干扰案件中,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精准分析定位,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干扰,有力维护了公共安全秩序。
市经信委接到申诉,一重要民用机场气象雷达长时间遭到干扰。经核实,该雷达属于本市重点无线电台站,执法人员立即展开调查工作。综合分析雷达回波信号及周边地形地貌,划设重点排查区域,对该雷达工作的频段开展信号监测,发现某在建工地附近信号强度达到峰值。执法人员随后在工地内发现5台违规用频的无线网桥设备,经缜密排查,确定干扰源正是这5台无线网桥设备。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责令企业拆除相关设备,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经查,某建筑工程公司为监控工程电梯运行状况,在未办理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无线电台执照的情况下,擅自安装5台涉案设备并违规用频。
2023年8月7日,市经信委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设备5台和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本案中,某机场气象雷达在一固定方位上长期存在无线电干扰信号,致使机场无法准确判断受干扰区域实际的气象回波强度,对管制运行、机场运行效率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对航空器的飞行带来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在查处过程中,将消除危害后果摆在首位,迅速定位干扰源,锁定违法行为人,并第一时间责令当事人拆除干扰设备,及时排除危险源,守牢了民航运行安全底线。
市经信委介绍,民航气象雷达的接收系统或信道只要有电磁能量通过直接或间接耦合方式进入,均会引起接收信号质量下降等情况,加之各类无线电设备海量增长和使用,执法中一旦取证不周全即可能导致“错罚漏罚”。本案通过开关机测试明确干扰关联、走访相关部门确认执法效果、委托专业鉴定辅以权威认定等,确保证据环环相扣、相互印证,严谨认定违法主体,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执法公平正义。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