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国家安全

谁是最可信赖的“红色管家”

本文字数:798

  曾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不在战场上横刀立马,却在隐蔽战线上为党的事业赴汤蹈火,熊瑾玎就是其中一员。他为党理财,殚精竭虑,却甘之如饴,是名副其实的“红色管家”。周恩来称其“担任党中央最机密的机关工作,出生入死,贡献甚大,最可信赖”。

  熊瑾玎1886年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中医世家,其父为其取名为庆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立志于“要做一个有声有色的革命者,像玉石一样可贵”,遂改名为瑾玎。

  熊瑾玎1918年加入新民学会,参加了长沙五四运动,他提出“要办事,就要有钱”,主张创办实体。由于办事老成,有经济头脑,他便被推举负责新民学会的筹款工作。

  1928年,熊瑾玎转移至上海,被任命为中央秘书处会计科科长,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秘密工作。当时上海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下,为避免引起怀疑,他和爱人朱端绶以“福兴商号”为掩护,采取“社会化”“家庭化”方式保障中央秘密机关运行,周恩来、李立三、邓小平等经常来此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1928年至1931年,在周恩来的指示下,熊瑾玎先后开设了酒庄、钱庄、洋货店、印刷厂、绸缎厂等,这些商铺和工厂不仅为党中央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还成为了中央领导们开会、接头、传递信息的重要场所,使高度机密的中央枢纽在白区坚守。

  1933年,由于叛徒告密,熊瑾玎不幸被捕,任凭敌人如何拷打,他始终坚贞不屈、守口如瓶,直至全面抗战爆发后,才被营救出狱,此时他已被羁押长达几年。

  尽管为党理财多年,经手钱财不计其数,熊瑾玎却没有半点积蓄。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为党工作、对党忠诚的誓言。1940年,熊瑾玎的家人身患重病,10块大洋的就诊费难倒了他,最终家人因缺乏有效医治不幸离世,夫妻为此一直感到痛心。1973年,87岁的熊瑾玎进入生命倒计时,重病在身的周恩来总理赶往医院看望,此时的熊瑾玎已经说不出话,只通过纸条给周恩来总理留下两句诗:“叹我已辞欢乐地,祝君常保斗争身。”

  (均转自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国家安全 B07谁是最可信赖的“红色管家” 2024-06-05 2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