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天平守沪

“打卡”第三站:走进浦东自贸区法庭

沉浸式感受“国际范儿”

陈颖婷

本文字数:3207

“法治观察团”旁听涉外案件庭审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我们自贸区法庭很好找,就在册子的第一页第一个,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上海自贸区是全国第一个自贸区,而我们自贸区法庭是全国首个服务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专门法庭……”

  听了全国优秀法官张卓郁庭长的开场介绍后,十余名“法治观察团”成员好奇地打开了手中的《图说·沪尚新“枫”景》打卡手册。

  作为第二届上海法治文化节重要活动之一,5月23日,打卡“沪尚新‘枫’景”活动第三站来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由贸易区法庭(以下简称自贸区法庭)。

  “法治观察团”成员旁听涉外案件庭审、观摩一站式纠纷解决工作室、现场连线仲裁机构及外籍调解员,“国际范儿”在这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法庭中拉满。

  旁听  涉外案件审判难不难?

  从自贸区法庭庭长张卓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治宣传处(新闻中心)副处长蒋梦娴手中受赠打卡手册后,“法治观察团”正式开启本次沉浸式打卡之旅。

  现场体验法庭安检程序、听取法庭情况介绍……接着,大家走进法庭旁听了由法官戴姣、秦男、周洁筠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涉外案件。

  “本案双方当事人一方是香港企业,一方是韩国企业。我们认为本案符合外国法院更为方便管辖的情形,应当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裁定驳回起诉。据此,我们向法院提出管辖异议。”被告律师有理有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本案明显是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委托代理行为,与我国具有适当联系。按照新《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可以受理此类民事纠纷。”原告律师也是寸步不让,“加之被告在浦东有可供扣押的财产,因此我方认为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该案中,原告香港公司代理被告韩国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产品推广与销售。此后因为代理费争议,双方发生诉讼。然而,在答辩期内,被告提出了管辖异议。围绕着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是否具有管辖权,双方在半个多小时内展开“唇枪舌剑”。

  “涉外案件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案子大不相同,原来还需要为管辖权专门听证。”听了这段精彩的听证过程,“法治观察团”成员朱浩波说,“说实话,我觉得双方说得都挺有道理,如何裁判是对法官的考验啊!”

  “从司法实践来看,涉外商事案件不管是在程序上还是在法律适用上,都比普通的商事案件更为复杂。”庭审结束后,张卓郁介绍说,“6月1日,我们积极参与制定的《浦东新区健全涉外商事争议多元解决机制若干规定》将正式实施,希望能更进一步回应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的实践发展需求。”

  探析  洋文书上“抠字眼”?

  除了涉外的当事人,提交自贸区法庭的不少合同文本也都是外文的。因此,翻译中的认识偏差也常常让双方当事人在解读时“抠字眼”。

  走出法庭,“法治观察团”紧接着来到了自贸区法庭涉外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解决工作室。只见法官秦男一键轻点大屏幕,就视频连线了上海仲裁委员会立案部部长严晓英。原来,秦男办理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合同存在仲裁条款,而双方当事人对其中个别字眼的解读存在明显争议。在这份由英文翻译而来的合同中,双方约定:“如果协商不成,则任何一方有权/可以选择上海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但“有权/可以”等同于“应当”仲裁,还是“可以”仲裁也可以诉讼?双方争执不下。

  “本案中仲裁条款约定应当理解为任何一方都可以提起仲裁,而不是既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提起诉讼。本案的仲裁条款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是非常明确的,如果没有其他导致仲裁条款无效的情形发生,我们认为本案的仲裁条款是有效的。”严晓英的答复和法官之前的判断不谋而合,双方都认为应当认可仲裁条款的效力,当事人应当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

  “像这样的业务咨询研讨在这个一站式解决工作室非常普遍。”秦男介绍。在涉外商事纠纷化解领域,诉讼、仲裁、调解是三种不同的纠纷解决途径,各有规则、各有优势。为了使三种不同的纠纷解决途径形成合力,运转5年以来,自贸区法庭一站式解决工作室一直在探索能使诉讼、仲裁、调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顺利转化、衔接流畅的运行机制,让各类涉外商事纠纷实现“能调则调、适仲则仲、当判则判”的良好效果。

  连线  洋“老娘舅”栽下“东方一枝花”!

  “Weoften say that commercial mediation should achieve the effect of ‘talking business and winning together’......”在与意大利籍调解员Hermes Pazzaglini(中文名:杨慕华)的连线中,秦男瞬时的英语切换让“法治观察团”成员叹服。

  涉外商事案件往往会让当事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因此,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历程上,自贸区法庭结合案件特点,致力于通过一站式解决工作室为中外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方案,其中,被誉为“东方一枝花”的调解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选择。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外籍专业调解员加入了践行‘以和为贵’理念的队伍,我们连线的这位上海贸促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意大利籍调解员杨慕华,就是其中的一员。”连线中,杨慕华向秦男介绍了涉外商事调解的申请事宜,以及他个人对于如何更好地协助双方达成调解的理解,也让观察团感受到了他对“调解”这一中国智慧的深刻认识。

  “法官在一站式纠纷解决工作室的介绍十分细致,与中外调解员视频连线,中英文切换自如,专业又高效!”观察员包永婷赞叹道。

  “今年是自贸区法庭成立的第11年,包含我在内的法官们也一直随着法庭共同成长。”秦男介绍,目前自贸区法庭的法官平均年龄是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所有法庭中最年轻的。因为经常要办理涉外案件,自贸区法庭半数以上的法官都具备较强的法律英语应用能力。此外,这里的法官还需具备较好的国际法基础,对国际民商事诉讼中的特殊程序如管辖权判断、外国法查明以及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的适用等有相应的实践能力,并兼具商事审判能力。

  两个多小时的打卡参观,让“法治观察团”成员们意犹未尽,而“专业”也成了在整个活动中被大家反复提及的词。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集章打卡,为富有“国际范儿”的这一站体验留下纪念。

  ■  观察员说

  孙婧雯  上海市人大代表

  此次我非常有幸作为“法治观察团”的成员,参与打卡“沪尚新‘枫’景”系列活动的第三站。通过参观自贸区法庭、旁听涉外案件庭审、观摩一站式纠纷解决工作室、现场连线外籍调解员等一系列环节,感受到了自贸区法庭对于涉外商事审判机制的创新改革,在为当事人提供了高效服务的同时彰显了新发展理念,发挥了浦东引领示范作用。打卡活动模式新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受益匪浅。

  金靖寅  浦东新区人大代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

  有幸受邀加入“法治观察团”来到自贸区法庭开展多维度沉浸式体验。上海作为国际化超大都市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法治保障尤为重要,自贸区法庭无疑是其中最亮丽的“枫景”。时间虽短,依然收获满满,真实感受到这些年来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涉外商事案件的软、硬实力的双提升。如今,这里拥有一流的数字化平台,专业、高效和担当的审判队伍,借助《浦东新区健全涉外商事争议多元解决机制若干规定》赋能,不断创新机制,自贸区法庭更能如虎添翼,再立新功!

  杨大康  抖音账号“大康会客厅”博主

  打卡自贸区法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解决机制,针对辖区涉外案件较多的特点,法庭对接或引入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及法律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源,为当事人提供多元、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和一体化平台服务。这种机制实现了诉讼、调解、仲裁、执行的顺畅转换。降低了中小企业纠纷化解成本,促进自贸区营商环境良性发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的一次体验!

  高甜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

  本次打卡之旅,我们不仅观摩了一站式纠纷解决工作室、听证庭审,还现场连线了外籍调解员,在感受自贸区法庭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为我打开了新的知识面和眼界,是对我未来从事法律工作的激励。在此过程中,我见证了青年法官与外籍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他们对法治的坚守和对公正的追求让我深受感动。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天平守沪 B02沉浸式感受“国际范儿” 陈颖婷2024-06-07 2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