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蝶飞 见习记者 陈姝楠
本报讯 今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将正式颁布实施。这是记者从上海市政协近日组织开展的“本市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上海’情况”重点提案视察督办活动座谈会上获得的信息。
日前,《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已经正式印发,“书香上海”建设工程是30个重点项目之一。当天,委员们聚焦“书香上海”建设情况,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实地视察并座谈交流。
近年来,上海不断深化阅读活动,形成书香满城良好氛围。以2023年为例,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吸引了全国20多家出版集团、350余家出版社、18万余种精品图书参展,主会场和各区分会场共推出了850场高质量阅读活动。
同时,不断提升公共阅读服务能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39家,其中街镇公共图书馆占比达到91.6%,全市纳入“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点位(含各级公共图书馆)已达412个,各级各类实体书店、城市书房、职工书屋、社区文化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和学习阅读空间共建共享,不断完善“15分钟阅读圈”。
来自上海图书馆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有效持证读者已达658.29万,其中“一卡通”持证读者数为532.47万。
公共图书馆作为推进全民阅读的主阵地,如何更好用活、用好阅读资源,更好强化全民阅读法治保障?
2021年4月,本市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上海全民阅读的实施意见》,完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各有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的上海市全民阅读工作会议制度;全民阅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纳入了《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这些从立法和规范性文件角度对全民阅读工作给与了充分保障,为深入推进‘书香上海’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网络平台的电子书籍参差不齐,是否更系统地加强监管?”在市政协委员赵玲看来,数字化阅读时代,这一问题值得关注。
“上海虽然在2021年发布了《实施意见》,但尚未从法律层面对全民阅读进行规范与保障。”有委员表示。
其实,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张荔秋就曾递交相关提案,其认为,全民阅读活动作为文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进程需要具有可操作性的专门规范。建议强化全民阅读法治保障,维护和保障全体市民平等且有效获取阅读资源。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将正式颁布实施。下一步,上海将聚焦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深化“书香上海”建设工程,推动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展现新气象。
此外,委员们还聚焦如何更好发挥民间阅读组织作用,公共图书馆是否应该引进网红博主等方面发表真知灼见。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