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在上海推进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法律服务如何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全球?在日前召开的西岸数字谷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创新发展会议上传来消息,全市首个法律服务机构国际互认协议正式落地徐汇,徐汇区10家头部涉外律师事务所作为发起单位,与首批来自17个国家(地区)的19家境外法律服务机构签约。当天,徐汇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和知识产权调解中心揭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从出台全市首份区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到开设全市首家为企公共法律服务客厅,再到今天签署全市首个法律服务国际互认协议,我们不断充实涉企法律要素供给。”徐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获悉,作为协议履行的日常联络机构,协议联络处设在徐汇区西岸数字谷,依托徐汇190余家律所、4300余名执业律师的法律服务资源集聚优势,通过搭建业务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国际研讨和交流互访等活动,增进签约法律服务机构之间在品牌、服务、产品等方面的互信互认,推动国际法律服务领域的合作发展,为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和丰富西岸数字谷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的“法律生态圈”效益,会上,上海徐汇无界国际知识产权调解中心、上海徐汇律英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成立揭牌。同时,“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依托新成立的“上海贸促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与徐汇商事调解组织共同搭建指导合作机制。
此次会议上,“西岸数字谷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涉外法治高端人才培育实践双基地合作联盟”也正式组建成立。“合作联盟”由本市4所著名法学院校和徐汇区人才工作局、徐汇区司法局共同发起,徐汇律工委、徐汇滨江共建共治联盟、徐汇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及国际传媒港、西岸集团和多家徐汇区品牌律所等成为首批联盟成员。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