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

浙江省非遗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和多元统计的分析

王鑫瑜/邓腾浩

本文字数:2346

  【内容摘要】近年来,浙江省日益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并在该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索。然而现有的调研表明,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存在若干挑战:群众参与程度不足、资金补助方式过于陈旧、公众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探明影响机制,从而促进非遗保护措施的革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政府  政府行为

  □  王鑫瑜  邓腾浩

  一、问题缘起:如何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浙江省各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已投入显著资源于非遗的保护工作,旨在维护这些文化遗产的活力和传承价值。然而,当前实践中的多项调研显示,尽管已有诸多努力,但在具体实施中仍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保护政策和措施未能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且在保护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中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前瞻性。那么,地方政府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实现对非遗的有效保护?

  二、调研发现

  (一)自变量

  1.年龄

  在4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多数表示至少具有基本的非遗知识;在20至40岁的受访者群体中,有更多人表示对非遗完全不了解。此外,年龄在20岁以下的“了解非常多”群体较为集中,这可能反映出浙江省地方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关注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进而激发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年龄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之间的关系显示出微弱的正相关(Spearman's rho = 0.02)。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可能略有提升。

  2.公众对政府非遗保护政策的看法

  调查发现,约20%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更加重视提高公众的非遗保护意识,超过20%的受访者建议政府增加非遗相关活动以增强社区参与。此外,有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未参与过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活动,这反映了非遗保护活动中公众参与度的不足。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政府在非遗保护领域的措施表示出不足或缺乏了解,仅有29%的受访者认为现行政策有效或较为有效。相对地,有71%的受访者对这些保护政策的成效持谨慎或负面态度,认为这些政策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无效。这些发现突出了公众对于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广泛不确定性,为进一步研究政府政策的公众感知提供了重要线索。

  实证检验显示,对政府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有所了解的19位受访者普遍认为此政策有效。有关政府在指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名录的政策,10位受访者认为该政策有效。然而,对于政府在非遗传承项目上采用的直接补贴方式,23位受访者普遍认为这种方式效果不佳,这表明需要重新考虑和设计更为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以支持非遗保护。

  3.对非遗的了解程度

  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与对政府非遗政策改进需求的看法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负相关(Spearman's rho= -0.3059),p值为0.0035,低于显著性标准0.05。这意味着随着对非遗了解程度的提高,对政府非遗政策改进的看法趋于减弱,对非遗保护了解越多的群体可能对政府现行的政策更为满意,或对改进的需求降低。

  4.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0997,显示出轻微的负相关。这表明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并没有显著增加,反而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然而由于p值为0.3,表明两者之间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相关性,这说明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并不直接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可能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5.居民对非遗保护的期望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参与过非遗保护活动的14位受访者中,仅3位认为当前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非常有效,另外两位认为效果尚可,而多数受访者对保护措施的效果持不确定或怀疑态度。这一发现凸显了受访者对政府非遗保护措施持有分歧的观点和评价。部分受访者强调,政府需加强对非遗保护的宣传和教育,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应增强相关活动及经费的投入。特别是那些有过直接参与经验的个体,更倾向于指出现有政策的不足,表明了改进现有保护策略的迫切需求。

  (二)因变量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非遗保护方面的地方政府行为作为因变量,并选取了年龄、受教育程度、对非遗了解程度、对非遗保护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政府非遗保护行动效果的看法、非遗保护实践参与经历、非遗保护政策改善意见以及对非遗政策的了解程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显著性概率为0.02,低于常用的显著性水平0.05,表明模型具有统计显著性。模型的拟合度为0.1893,表明模型能解释因变量变异的18.93%。这一拟合度指出,虽然模型能较好地解释部分变异,但仍有大量的变异由未包含在模型中的其他变量所解释,提示在未来研究中探索影响政府非遗保护行为的其他潜在因素,如宏观经济条件等。

  在自变量系数方面,对非遗的了解程度等自变量呈现出较弱的负相关性,即随着这些因素的增加,受访者认为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的措施并不充足。尤其是在非遗保护政策的看法上,呈现最为明显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6。其次,随着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的了解增多,因此认为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的措施足够。同样,随着居民对非遗保护的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的提高,他们认为政府在非遗保护方面的措施是足够的。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居民的调查发现,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普遍不足,尤其是年轻人群中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大多数受访者对政府的非遗保护政策持有不确定态度,仅少数人认为这些政策是有效的。此外,年龄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程度的关联微弱,且受教育程度并不直接影响对非遗的深入了解。基于这些发现,建议政府采用差异化的宣传策略,增强社区参与和文化活动,并建立有效的政策反馈和改进机制,以增强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和参与。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 A03浙江省非遗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王鑫瑜/邓腾浩2024-06-26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