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法学院

新时代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

聚焦百年变局下的涉外法治体系构建

本文字数:1485

  □  记者  徐慧

  涉外法治建设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对外合作与竞争的深化而不断提高,如何构建我国的涉外法治体系,破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面临的难题?6月22日,新时代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

  论坛聚焦百年变局时代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从涉外法治体系构建的角度,围绕“涉外法治建设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涉外法治学科与课程体系建设”“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

  探索破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现实困境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薇薇在致辞时说,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聚焦于“规则之争”“法理之争”“道义之争”,法治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举办这一论坛凝聚了全社会、学界与实务界的共同关注,体现了法学教育的责任担当。希望全国各高校法学院积极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探索破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现实困境的可行路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运营司司长赵挺详细介绍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情况。他认为,大学要想成功培养参与全球治理的人才,必须紧密跟踪、研究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要会议、议题,以及有关各方和自己国家的立场观点,还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国内业务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内的国际职员和国际组织本身紧密合作,系统地建立有关国际组织的信息数据库,并且向有关国际组织的秘书处、各种大会、各种专家委员会和国内的业务主管部门输送人才。

  中共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成员,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言浩在致辞中表示,涉外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面依法治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当前,上海对涉外法治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要充分认识涉外法治建设的紧迫性,不断强化涉外法治理论研究;要聚焦涉外法治建设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源头培养,不断增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合力”。

  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涉外法治建设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专题研讨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彭诚信教授主持。武汉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长黄进以《加快推进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时代逻辑》作基调演讲。他以中国对涉外法治认识和实践的历史脉络入手,强调须将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强化涉外法治工作的总抓手,从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等八个方面稳步推进。

  黄进指出,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开展涉外法治工作,要把握好法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通过法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接、吸纳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依法维护开放安全体系和能力。此外,面对国际社会,还要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善用国际法原则、规则、制度开展对外交往、处理涉外事务,推进国际关系法治化,促进国际法治进步。

  多年来,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所需,在涉外法治建设领域开展了积极探索。学院获批教育部、上海市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并成立智慧司法研究院、日本研究中心、欧盟法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院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涉外法治课程体系,实践交叉、融合、贯通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学院已开设高水平全英文课程近30门,并通过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法学院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以及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拓展国际化视野的平台和机会,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2聚焦百年变局下的涉外法治体系构建 2024-06-26 2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