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我自己画了一个想要的滑梯!”
“大人的汽车有停车位,我的滑板车可不可以也有停车位?”
“我们上学期间总是刷门卡开门很麻烦,可不可以让我们直接通行?”
孩子们的声音一直是社区更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中远两湾城这一超大社区,儿童议事持续受到关注。从一花一草,到一物一景,他们的心愿也正逐步得以实现。
今天,全市中小学正式迎来暑假。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从学校回归社区的孩子们将用自己的“金点子”助力社区治理。
儿童乐园微更新
画中的场景变为现实
儿童乐园作为社区中孩子们最爱的一片天地,滑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日常使用中,社区儿童们发现,滑梯存在已久,铁艺部分已经产生了斑斑锈迹,在游玩时面临着“危机四伏”的情况,便希望社区能够更新儿童乐园的滑梯及其他游乐设施。
但孩子们想要什么样的滑梯成了摆在大人面前的难题,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征集他们的意见。“我自己画了一个想要的滑梯!”自告奋勇的声音在议事中此起彼伏,一场活力满满的议事也由此展开。小朋友们纷纷拿起画笔,在纸上描绘着理想的滑梯。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妇联副主席蔡佳瑜说:“有些小孩子表达能力不太好,可能是与平时父母代为表达的习惯有关,但儿童议事会是只有儿童在参与的,我们街道妇联、书记会参与儿童议事过程进行引导,让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充分表达。”
“大人的汽车有停车位,我的滑板车可不可以也有停车位?”作为儿童的“社交工具”,滑板车如果随意停放可能导致堵塞跑道,让前来玩耍的其他伙伴体验感不佳。记者在社区儿童乐园里看到,社区也已经回应了儿童们的这一需求,在一片空间有限的空地上专门划分了“停车区”,供前来游玩的儿童暂时停放滑板车,跑道上的障碍物少了,整个游乐区域也更加整齐有序。
而相比起道路修缮、监控维护这些工作,儿童乐园微更新的优先级并不高,但安全隐患的确存在,所以这次微更新并未动用小区公共维修资金,而是靠众筹完成。“这个项目得到了家长和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孩子们觉得这是自己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果,有成就感的同时,也会更爱惜这些公共设施。”蔡佳瑜说。
“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通过“参与式治理”,社区儿童们“定制”了理想中的儿童乐园。他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声音被尊重,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议事的热情。
“近几年,我们培育了‘苏河两湾小小宣讲员’,开展关于苏州河的治理与变迁、全过程人民民主等主题的宣讲。各居民区也邀请社区民警哥哥姐姐们,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来讲解有关知识,把法治教育也融入到各项活动中。”蔡佳瑜表示。
上学“路漫漫”
留一扇门让出入更畅通
“我们东区的同学每天到学校去,要刷西区的门禁,并且每次只能一个人通过,排队刷卡的速度很慢,可不可以让我们直接通行?”
这是去年暑假,中远二居委的一次儿童议事中,社区一名小学生提出的想法。
“中远两湾城东西两区中间隔了一条中潭路,并且学校(中远实验学校)在西区这边,东区的孩子上学要穿过马路,之后刷门禁卡进入西区,再走到学校。”蔡佳瑜说。
收到这一建议后,居委立即会同物业公司研讨可行方案。考虑到学龄儿童平日里大多身着校服、肩背书包,如此统一的造型其实很容易辨别。
“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去上学的孩子’,那么就可以直接让他们通行,不用再排队刷卡了,也能节省不少时间。”从去年暑假开始,物业公司在上学和放学时段,将闸机调整为开放模式,由居委安排志愿者进行秩序维持和交通安全引导,确保上学路的安全畅通。一年来,中远两湾城东区的小学生们上学路更顺畅了。
用人眼的识别代替了门卡的识别,正是这次儿童议事,推动了中远两湾城门岗管理方案的优化,儿童议事的成果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得以展现。
“自5月底开始,我们各居民区开始收集小朋友们比较关注的新问题,也在做一些策划。暑假马上要到了,我们计划展开议事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如何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式来参与社区治理,也是进一步培养他们议事的能力。”近期,半马苏河·1690儿童友好特色实践点正式揭牌,其中儿童议事厅也正式亮相,“我们希望利用好这个友好空间,在儿童议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鼓励儿童参与社区治理
走进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还在走廊转角处看到了一幅幅名为《我的心愿》的画作,蔡佳瑜告诉记者,这些都来自于社区小朋友们的画笔。“1690党群服务中心里的儿童议事厅是个物理空间,但儿童议事不局限于这个空间,我们希望通过儿童议事,鼓励孩子们表达观点,从而来推动他们从小树立民主议事的意识,等他们长大了也可以参与我们社区的青年议事会,让议事做到全年龄段的无缝衔接。”蔡佳瑜说。
平日在学校里,孩子们可以依托少代会参与议事活动,而寒暑假则需要依托社区儿童议事会来参与社区治理。据悉,今年暑假,社区里的墙壁将重新粉刷,画什么、怎么画也将成为儿童议事的议题之一。
“我们鼓励儿童参与社会事务,在议事中增强儿童发现、探索、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合理的建议,我们也会推动儿童议事成果转化为社区建设、城市更新的成果。”普陀区妇联家儿部负责人倪路说。
自上海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以来,儿童议事便在普陀全区铺展开来。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在普陀区不仅是宜川街道,万里街道、甘泉街道的儿童议事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今年3月,我们区层面发布了儿童议事员招募的通知,得到了小朋友和家长们的积极响应,4月份已经举办了初次见面会。”谈及这个暑假,倪路也向记者透露了普陀区儿童议事活动计划:“今年暑假我们打算先是开展5场调研活动,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了解普陀,看普陀的今昔变化与发展,之后在8月底会组织一场集中议事,让小朋友们表达观点或者提出自己总结的问题或建议,届时我们也会请各委办局相关同志到场,看看能不能解答小朋友们的问题,以及能不能放到我们之后的工作内容里面来。”
儿童友好城市的主人公是儿童,儿童友好不仅体现于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也体现在健全儿童参与机制,加强儿童友好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建设之中。而儿童议事在儿童心中种下的不仅是鼓励表达观点的种子,更是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米高度的世界更安全友好的同时,一米高度的视界也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