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郁婷苈
本报讯 前段日子,暴雨突袭,西藏北路虬江路主干道上,来自静安市政的两位师傅正紧张地对雨污排放设施进行抢修。潮湿闷热的天气让他们早已汗流浃背。这一幕被附近商铺店主饶伊靓看到,她连忙招呼两位师傅到新投入使用的“屋里厢”共享小屋补充水分,歇一歇。日前,芷江西路街道“交通街区微网格”治理联盟正式成立。作为治理联盟下诞生的首批成果,三个“屋里厢”共享小屋在交通公园居民区建立,小屋配备消防灭火器、饮用水、急救包等物资,同时还具有街面视频采集和手机充电等功能。
这三个小屋由联盟中的六家沿街商铺共同承包、协同管理,负责日常维护与物资补充,饶伊靓正是管理者之一。谈及“屋里厢”共享小屋的建设初衷,芷江西路街道交通公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佶巍介绍,共享小屋最初的设想并没有这么多的功能,只是想在辖区的几个主要交通路口设置一个微型消防站。
在一次街区微网格治理的例会上,联盟成员单位——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的代表提出,是不是可以在功能上有所突破,使之兼具为户外工作者补充水分、给手机充电、紧急处理小伤小碰等功能。这一提议得到了其他联盟成员的赞同,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更是在小屋的设计和物资提供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
“屋里厢”共享小屋是芷江西路街道“街区微网格治理”的缩影。在日前举办的“交通街区微网格”治理联盟的成立仪式上,有30余家单位正式签约加入微网格治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