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跨越1200多公里,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开展了一场跨越“南北”的联动执行。两院干警协同配合,积极破解异地查人找物难题,对一起涉案标的额超6千万元案件的公司直接责任人实施司法拘留,推动案件执行取得实质进展。
对某广告公司诉北京某公司广告合同纠纷案件,长宁法院于2023年6月12日作出民事判决,判令北京某公司向某广告公司支付广告发布费600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因北京某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案件进入强制执行。在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并限制出境措施的情况下,被执行人依然消极对待,甚至在法院执行阶段擅自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企图借此逃避法院执行。
为捍卫司法权威,长宁法院经研判,决定对被执行人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员杜某采取拘留措施。为顺利实施拘留,长宁法院执行法官与海淀法院充分沟通,得到该院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7月9日,执行法官张青、法官助理费博一行奔赴北京。在海淀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两地法院执行干警研判制定工作方案,决定先至杜某居住地实施拘留。考虑到杜某工作地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大厦办公区域大、出入口多、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海淀法院派出多名警力予以配合。
次日清晨,两地法院执行干警因势而动、果断出手,于杜某日常上班前到达其居住的别墅,将在卧室酣睡的杜某成功拘传至海淀法院。
在执行谈话室内,张青法官宣读拘留决定书,对杜某实施司法拘留15天的措施,并对杜某释法明理,晓以利害。在强大的法律震慑下,杜某当场表示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被执行人北京某公司也委托代理人先后与法院及申请执行人联系,表示愿意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积极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与申请人洽谈还款方案。
同时,考虑到被执行人在执行阶段有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情况,两地法官经过分析讨论,决定前往被执行人公司注册登记地调取工商档案信息,为采取下一步执行措施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