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走近人大

如何让“书香”飘满浦江两岸

人大代表就全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提出建议

陈颖婷

本文字数:2375

资料照片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今年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即将开幕,如何推进建设“书香上海”也成为这个夏季的热点话题。市人大代表陈超就全市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提出了代表建议,如何进一步提升“家门口”的阅读空间,日前相关职能部门对此进行了答复。

  街镇图书馆成“书香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了“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要求,龚正市长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部署了2024年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明确了上海要“构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推进建设‘书香上海’”。

  对此,陈超表示,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上海读书节。这些年来,上海市总工会一直坚持开展该活动,而且在市委市府的重视支持下,已经从职工阅读向全民阅读转型。但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陈超建议进一步提升上海读书节的能级,整合全市全社会资源和力量,不做“简单拼盘”,真正打造一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力的,覆盖“全民全域全年”的全民阅读活动品牌。

  另外,陈超提出要进一步夯实和提升街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能力。据介绍,到“十三五”末,上海已经基本建成一个世界级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这是一个由2个市级馆、16个区馆和218个街镇馆组成的公共图书馆系统,而且从2000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已经实现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体系。到2023年底,全市实现“一卡通”的阅读服务点(空间)已经达到431个。

  但陈超指出,目前,这个体系最短的“那块板”是在街镇图书馆。去年的数据显示,在200多个街镇馆中,仍有9.2%的街镇馆全年新增图书不超过30册。2021年全市街镇馆年购书经费平均值是13.18万元,2022年是10.89万元。2023年市区两级馆都在快速全面恢复各项服务和业务数据,但是街镇馆恢复较慢。陈超认为,建设“书香上海”离不开数量最多的街镇图书馆,在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中要更加重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能力和效能问题,只有不断提高投入确保相应的人财物保障、提高专业化能力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陈超还建议逐步激活农家书屋等“家门口”的阅读空间。始于2005年,由出版行业主导建设的农家书屋已经覆盖了全国具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十多年过去了,如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升其效能问题、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陈超建议要结合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文教融合、社会参与等多元化方式去激活农家书屋。

  做大做强上海读书节

  市总工会在答复中表示,上海读书节创办于1995年,迄今已举办26届。当前,上海振兴中华读书活动逐步形成“市读书办+副主任单位、区局(产业)工会、区学习办+街道(社区)、基层单位(企业)职工书屋”三级联动机制,打造了精品书籍推荐、文化讲座培训、新媒体阅读分享、作品征集和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推广全民阅读的新模式,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家庭,惠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广大市民和职工群众,为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发挥积极作用。

  多年来,涌现了一大批凸显时代主题、特色鲜明的示范项目,形成了全民阅读活动的鲜活经验、典型案例以及优秀组织形式,展示了“书香上海”读书品牌创建成果。同时,上海读书节积极破圈,探索走出一条全民阅读新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将深化与副主任单位的联动机制,持续提升活动能级,统筹优质文化资源,以“阅见上海  悦读未来”为主题,开展“3项体验服务类+3项征集选树类”的“六个一”系列活动,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助力赋能。

  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提质增效

  针对老百姓身边最近的阅读空间——公共图书馆,市文旅局已经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制定《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3版)》,提出全市人均馆藏量达到3.8册(件),年均人均新增馆藏量不少于0.1册(件)。全市公共图书馆每年举办讲座、展览、各类读书活动不少于1.2万场次。市文旅局指导各区做好公共图书馆日常经费保障工作,开展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培训,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

  2024年2月,本市第七轮街道(乡镇)图书馆评估结果正式公布,全市参评的216个街镇图书馆中,46个被评为“示范馆”,145个被评为“一级馆”。

  下一步,市文旅局将持续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做实做深2024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打造100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全力推进《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暂名)》立法,助力上海城市软实力提升和“书香上海”建设。

  激发农家书屋活力

  据了解,2023年,市委宣传部以“乡村振兴和上海农村高质量文化供给调研”为主题开展大调研,在农家书屋工作方面确实发现了阅读服务供需不够平衡、服务形式和配套保障有待提升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问题导向,结合本市乡村振兴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市委宣传部积极与市农委、市财政局、市文旅局等单位进行了沟通,正在制定关于推动农家书屋工作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相关实施意见。目前该文件正在征求意见中,将于近期正式印发。

  下阶段,市委宣传部将推动本市各涉农区盘活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资源,进一步激活农家书屋创新活力,提高服务能级。如推动农家书屋点位融合,鼓励基层各类公共文化阵地共建共享,打造乡村公共文化新空间;推动建设一批示范性农家书屋,在特色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符合上海都市型乡村定位和实际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供需,推动市、区、街镇三级公共图书馆的优质阅读资源向有条件的农家书屋倾斜,培育一批农家书屋的延伸服务点;结合上海书展、市民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鼓励文旅结合,推动在各类新兴乡村消费场景中组织开展包括乡村阅读在内的多样性文化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企合作等模式,吸引多元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乡村阅读工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B01如何让“书香”飘满浦江两岸 陈颖婷2024-07-17 2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