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社会

男子向民警求助却收到“传唤证”

原来真有如此“自投罗网”

夏天/杨晓俊

本文字数:620

  □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杨晓俊

  本报讯  前不久,在黄浦区大林路上的一家商店里,一男子因消费问题与店主发生纠纷,双方争执不下便报警求助。就在这名男子坐在派出所里等着民警为他“主持公道”时,却意外等来了一张“传唤证”。

  事情还得从3个多月前说起。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夜里,黄浦公安分局老西门派出所街道辖区内,一家烟酒店失窃了一条中华牌“金短支”香烟。民警很快查明嫌疑对象为王某,曾经有过盗窃前科。可就在办案民警前往王某可能居住的几处落脚点进行抓捕时,却始终找不到王某。不过王某的体貌特征却深深印在了民警脑中。

  转眼来到7月的一个晚上,民警正在离派出所一街之隔的大林路上处理一起消费纠纷。当现场影像同步传回到派出所指挥大厅的显示屏上时,刚巧被王某所涉盗窃案的承办民警看到。民警发现其中一名穿着绿色上衣的男子与嫌疑人王某高度相似,于是马上联系现场民警先将双方带回派出所。经过进一步核实,确认该男子正是涉嫌偷盗中华牌香烟的王某本人。当王某在派出所里喋喋不休时,一张“传唤证”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王某先是一怔,随即“心领神会”,老老实实交代了盗窃经过。

  原来,由于王某平日居无定所,隔三差五到不同的亲戚朋友家借住,因而侥幸暂时逍遥了一阵。过了几个月,王某自认为风声已过,便又大胆外出和朋友聚餐,几杯酒下肚上了头,为了点琐事与店主争执起来,本打算找民警评评理,万万没想到竟然自投罗网。

  最终,王某因盗窃的违法行为被黄浦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店家也在民警的建议下,改进了安防措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社会 A07男子向民警求助却收到“传唤证” 夏天/杨晓俊2024-08-07 2 2024年08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