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熊孩子”嬉闹被撞受伤 该怎么赔?家长僵持不下

“三所联动”化解两起孩童间损害赔偿纠纷

陈颖婷

本文字数:1511

  □  记者  陈颖婷

  爱玩是孩童的天性,但由于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在玩耍中很容易“玩疯”了,由此可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而当孩子们发生纠纷时,家长很容易过激上头,造成事态升级。近日,浦东警方就借助“三所联动”机制,成功化解了两起孩童间损害赔偿纠纷。

  两“熊孩子”嬉闹

  一个被撞到头破血流

  “明明你的孩子撞倒了我家孩子,现在头都磕破了,怎么能不赔钱?”毕先生义愤填膺地说道。

  “我们并非不肯赔钱,但你们不能漫天要价。”马先生也义正辞严地表示。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

  2024年6月29日下午,东海广场上,马先生和毕先生的孩子正在嬉闹。两位家长分神之时,马先生的孩子奔跑时不慎将站在台阶上的毕先生的孩子撞倒。毕先生的孩子因为年龄较小,被撞后直接从台阶上摔下,额头磕破,血流不止。爱子心切的毕先生立即将孩子送往上海儿童医院检查治疗,所幸并无大碍。

  事后,毕先生找到马先生,要求其赔偿孩子的医疗费用。尽管孩子的伤势不严重,但因此引发的矛盾纠纷却剑拔弩张。

  原来,双方都对医疗赔偿存在顾虑:马先生一方担心对方过度医疗产生高额费用;毕先生则忧虑对方不愿支付医疗费用。双方因此产生隔阂,以致许久都无法解开心结。

  为尽快解决矛盾,避免事态升级,东海派出所民警牵头组织人民调解员和律师,启动“三所联动”机制进行调解。

  “孩子受伤大家都很难过,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个案子中,双方家长都有责任,你们都没有尽好监护责任。”律师首先明确了双方家长疏于监管,科学划分了责任;调解员又结合医疗费用开销和后续治疗费用等实际情况,厘清了毕先生的损失。最终,在民警、调解员和律师的共同调解下,双方家长达成共识。马先生主动承担责任,赔偿了毕先生相应的医疗费用,纠纷得以妥善解决,双方握手言和。

  玩滑板被撞“破相”

  医疗费如何承担?

  与毕先生孩子的受伤相比,小瞿因为受伤“破相”,而需要一定时间恢复。针对后续医疗费用如何承担,小瞿家长与郭女士吵得不可开交。

  故事要回溯到2023年11月5日晚。郭女士带着孩子小昊来到高青路某广场试骑新买的自行车。其间碰巧郭女士遇到朋友,两人便在一旁攀谈起来。就在这几分钟里,还不熟悉自行车的小昊撞上了正在玩滑板的小朋友小瞿,小瞿摔倒在地,左眼下方鲜血直流。双方家长都十分紧张,小瞿的家长赵女士担心孩子伤势,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检查。

  几天后,双方家长来到永泰路派出所进行调解。但由于小瞿脸部受伤,调解进行得并不愉快。赵女士认为孩子在广场上被撞,对方应负全部责任,并承担后续医疗费用。郭女士则认为,孩子在公共场所受伤,双方家长和孩子都有一定责任。双方在责任划分和赔偿问题上僵持不下。由于小瞿的伤势需要一定时间恢复,且医疗费用和后续治疗费用等问题需待孩子恢复后确定。在民警的调和下,双方约定待孩子伤势恢复后再进行协商调解。

  2024年7月15日上午,民警借助“三所联动”机制,再次将双方家长约至派出所进行调解。“大家都是母亲,看到孩子破相,肯定要心疼的,将心比心来说,这大半年的治疗对于受伤的孩子一家来说,是极其难熬的。”在调解员和律师的释法说理、悉心劝导下,双方终于达成共识。郭女士向赵女士及小瞿表达了诚挚的歉意,并愿意积极赔偿对方医疗费及相关费用。赵女士接受了道歉和赔偿,这起涉及未成年人受伤的赔偿纠纷,搁置了大半年后,在“三所联动”下,终于得到化解。

  警方提醒家长,暑期孩子们外出游玩机会增多,未成年人身心尚未发展成熟,法律意识、法治思维还未完全建立,易在争执、争吵中引发肢体冲突。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遇事冷静、正确处理。家长更要以身作则,遇到小孩之间发生矛盾,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法律手段理性维权,为孩子当好表率。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熊孩子”嬉闹被撞受伤 该怎么赔?家长僵持不下 陈颖婷2024-08-09 2 2024年08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