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为加快推进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生态环境领域“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徐汇区生态环境局在率先对辖区内7家排污许可证重点管理工业企业进行试行的基础上,今年首次推出了工业企业“环信码”。记者近日从徐汇区生态环境局获悉,目前,徐汇区已初步建立覆盖多维度生态环境管理的评价体系,获取了对企业环境监管方面的精准画像,此举为助力徐汇企业绿色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创新管理模式。
依据徐汇区生态环境局出台的《徐汇区工业企业生态环境分级分类(环信码)管理办法(试行)》,工业企业“环信码”综合生态环境各条线的要求,采用分级分类、精准管理的方式,将工业企业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其中,绿码代表环保诚信企业、黄码代表环保良好企业、红码代表环保警示企业。
评价以企业自评、第三方检查与政府复核相结合的形式,每季度评分一次。依据《工业企业“环信码”评价指标及评分方法》及评分指引,从生态保护、环保手续、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环境信息披露与监督等5个维度20项细分指标,开展信用分类分级评价,全面掌握企业的环境管理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环境隐患并量化环境管理水平。同时,每季度的评分也有助于企业动态开展环境管理情况自查自纠,及时排除环境管理问题的苗头隐患。
据悉,精准构建企业画像后,徐汇区生态环境局根据不同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为企业“靶向体检”,推动实现分级监管。针对“绿码”环保诚信企业采取“无事不扰、有因必查”,在各项激励措施方面,列为优先选择对象;针对“黄码”环保良好企业采取常规检查、积极主动指导服务,争取不断进步;针对“红码”环保警示单位企业则重点检查、重点监管,督促整改,实施联合惩戒,指导其持续改进环境行为。
通过分类分级监管,徐汇区生态环境局着力构建放管结合、宽严相济的信用监管新格局,让守信者得实惠,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