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辖区公共体育场馆正在陆续配备AED设备,相关场馆将调整提供时间,覆盖场馆开放时段,以保障市民安全健身。”昨天,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召开行政公益诉讼案公开听证会,督促行政机关规范公共体育场馆AED配置,行政机关负责人会上表示,已经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在公共体育场馆、经营性体育设施加强AED设备的配备以及使用方法宣传。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作为心脏骤停患者“黄金4分钟”的“救命神器”,今年5月,徐汇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市民体育活动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未配备AED设备,有的场馆虽然配备了AED设备,但其提供时间未能覆盖体育场馆的全部开放时段,不利于保障市民运动安全、生命安全。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对于加强急救安全保障负有相应的法定义务,应当按照相关要求防范安全隐患。“但现阶段,辖区公共体育场馆AED配置未能全覆盖,可能导致市民在场馆突发心源性疾病时不能及时得到救助,损害了急危重症患者获得及时、规范、有效急救服务的权利。”公益检察室主任钱俊表示。
为此,徐汇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强急救安全保障,并与有关单位加强协作配合,强化公共体育场馆工作人员急救技能培训。行政机关获悉后高度重视,回函表示将加强辖区公共体育场馆AED设备配置。
昨天的听证会上,行政机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对全区范围内29个公共体育场馆开展实地查看,针对未配备的场馆已与相关街道、职能部门逐一沟通对接,着手采购,将从室内体育馆入手优先配置AED设备,逐步拓展到室外体育场。同时,强化急救技能培训,已在5月安排第一期从业人员急救培训。争取在2025年实现公共体育场馆AED配置九成以上,实现从业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