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昨天是全国第八个残疾预防日。日前,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残疾预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残联举办了以“预防残疾,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残疾预防日活动。活动中市残联表示:今年是上海市残疾预防三年行动计划关键之年,也是全市相关部门在三级残疾预防、五大专项行动精心深耕之年。根据《上海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力争到2025年,本市残疾预防进一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网络更加健全,残疾预防素养不断提升,残疾康复服务持续改善,基本达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水平。”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三级残疾预防、五大专项行动”。记者注意到,在“疾病致残防控行动”中,包括了由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等部门为责任单位的“加强社会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疾病防治”,要求健全精神卫生三级管理体系,完善社区精神障碍四方联动机制。规范心理热线服务,提升医疗机构治疗、咨询和服务功能。构建以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的社区精神障碍康复网络。完善致残性精神疾病的筛查、识别和治疗。要求2025年以社区为单位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90%。来自市卫健委的数据显示,全市村(社区)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93%,
三年行动计划还包括“伤害致残防控行动”,涵盖加强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加强道路交通和运输安全管理、加强儿童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防控、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加强空气、噪声污染治理等方面。要求到2025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比2020年下降10%以上,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到90%。
市残联指出,残疾预防工作,一是要凝聚广泛力量,创建联动共享的残疾预防格局。二是要关注重点人群,推动精细温暖的残疾预防服务。三是要聚焦核心技术,打造智慧精准的残疾预防体系。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