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朱珠
以“妹妹”的身份交友、编造各种理由借款,再以“姐姐”的身份出面担保,“戏精”女子一人分饰双姝,诈骗多人共计280余万元。近日,经杨浦区人民检察院起诉,杨浦区法院判决被告人童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罚金20万元。
内向程序员为爱帮助“脆弱女友”
吕先生是一个性格内向、生活单调的程序员,2022年7月,他在交友网站上认识了一名叫“洋洋”的女子。洋洋自称空姐,姣好的面容、优雅的气质和热情的性格逐渐打开了吕先生的心扉。
正当吕先生沉浸在与洋洋的甜蜜恋爱时,另一个角色——“洋洋的姐姐”童某登场。在与童某的沟通中,吕先生才知道洋洋身负巨额网贷,甚至在职场被人敲诈、威胁,因不想与吕先生之间的关系被金钱所侵蚀,所以一直默默承受。吕先生心生怜悯,觉得有责任帮助这个看似坚强实则脆弱的女友。
在童某的巧妙安排下,吕先生开始频繁向童某转账,为了洋洋的自尊,由童某出面帮助洋洋“偿还网贷”。起初是几千元几百元的小额转账,后来随着“债务”数额越来越大,吕先生也感到了压力,但他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与洋洋姐妹相识的,还有石先生。石先生称,在与平面模特洋洋熟识后,因投资等原因出借给洋洋数十万元,债权到期后,洋洋却突然失踪了。随后,洋洋的姐姐童某联系上了他,称洋洋出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在医院等待手术,同时表明了姐妹俩的“囊中羞涩”。面对声泪俱下的童女士,石先生提出可以帮忙周转。随后,石先生隔三岔五便收到童某发来的医院催缴通知书,陆陆续续向她转账70余万元。每当石先生提出想见见洋洋或者询问还款进度时,童某总能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最后甚至声称洋洋已经重伤不治。石先生感到被骗,于是报警。
她把责任全部推给“虚拟人物”
童某到案后,把责任全都推到“妹妹”身上,还向司法机关出具了大量的聊天记录、通话记录和转账记录证实自己的“无辜”。
“‘洋洋’这个人是否存在,成为了本案的定罪关键。”承办检察官通过询问两名被害人,发现他们的经历高度相似。
承办检察官从公安机关调取了童某第一次到案后扣押的手机,通过对电子数据予以固定、恢复,发现相关手机中有童某、“洋洋”二人的微信登录信息、变声器软件、网络平台PS购买记录,在搜索记录中甚至有查询“微信语音时怎么表演作为病人家属绝望但平静的语气”“医院催款通知书”“撒谎借钱算诈骗吗”的记录,足以认定童某虚构“洋洋”的存在,以“洋洋”之名骗取他人财物。
童某在被讯问时还辩称,她为帮助“洋洋”看病向石先生借款,借得的钱款都没有经过她的账户,而是转入了“洋洋”提供的账号,她对这些钱款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然而,经对涉案的账户落地调查,承办检察官在向涉案账户户主核实与童某的关系时,发现童某对其他受害人还可能存在诈骗行为。最终,通过自行补充侦查增加了童某的两节犯罪事实,追加诈骗金额约100万元。两名新增被害人赠送锦旗对检察机关能动履职表示感谢。
由于新查明的诈骗行为是童某在取保候审期间内实施,行为性质恶劣,检察机关决定对她予以逮捕。
在铁证面前,童某终于承认,她利用了那些渴望爱情与信任的人,设定了“洋洋”这个优雅迷人的女性角色,以空姐和平面模特这两个光鲜亮丽的身份作为幌子与他人交往,再以“洋洋的姐姐”这一身份在线上线下与被害人沟通,虚构了一系列故事骗取受害人的钱财,并伪造住院、欠债等截图让被害人深信不疑。
经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童某有期徒刑11年6个月,罚金20万元。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