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声音

教室装空调的话题不该被“冷却”

业勤

本文字数:1553

  最近一段时间,“湖南长沙学校用冰块降温”“小学要求家长捐赠空调电费”“家长要求装空调被拒”等消息轮番登上热搜,引发了中小学教室“空调装不装”的讨论。日前湖南湘潭县一小学的捐赠空调协议就引发关注,对此,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已责成该校回购所捐空调并妥善处理由此而引发的其他问题。近年来,类似操作非常典型,而多数情况下有关部门都会介入,通常不会支持以这种方式来完善教室空调配置。

  “师出无名”不是回避问题的理由

  教室装空调,到底难在哪儿?四川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的解释颇具代表意义:经反复查阅国家、省、市有关中小学设计规范、导则和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均未将空调纳入教室标准配置范围,暂无依据实施统一采购安装。“师出无名”,意味着教室装空调缺少政策和经费支持。基于此,某些地方的学生家长提出“家长捐空调”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个建议仍然遭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拒绝,理由则是:用电也是要花钱的,这笔钱同样缺少经费支持。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最理想的状况是孩子们能在教室免费用上空调。不过,从学校的角度出发,问题显然要复杂很多。首先,教室安装空调并不只是钱的问题,还要涉及施工改造以及设备维护等问题。就算向家长发起“众筹”,同样会有不少麻烦。因此,对教室安装空调的话题避而远之,也就成了教育部门眼中最稳妥的选择。

  毋庸讳言,中小学教室的空调该怎么装,这是一个涉及多方利益的复杂问题。但同样毋庸讳言的是,这个难题如果当下不能妥善解决,今后难免还会周期性发作。就拿今年来说,“秋老虎”持续发威,各地动辄出现40度的高温天气,已经远远超出了体感“不舒服”的范畴,且更可能给学生带来健康方面的风险。随着气候变化,这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与其等着季节变化将这个话题自然“冷却”,不如主动探寻积极的解决方案。

  各地不妨根据实际气候条件出台更加精细化的空调安装指导。在“怎么装空调”的话题上,能够讨论的方案实际上有很多。但无论如何,回避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们总该首先达成一个共识:提升中小学空调普及率这件事,该尽快提上日程了。

  教育部门可以有长远规划

  目前,各地学校,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在教室装空调问题上基本都是自主探索,因为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把握不准,这也就难免出现各种争议。

  查阅过去各地的探索,学校在空调安装和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一是,极少数地方将教室安装空调作为一项民生工作来做,通过政府投入来完成空调安装全覆盖,但是,全国大多数地方财力还难以保障在中小学校全面安装空调,因此,短期来看不具备普适性;二是,通过家长捐赠或众筹的方式来安装空调,这是最容易引发争议的一种做法。比较常见的操作是以家委会为主体来推动,比如今年出现在山西晋中一学校的案例,最初就是家长在微信群协商,“教室装空调,每位65元,家长同意请接龙”。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不是学校行为,是自愿的没有强制。

  由家长“自愿”来承担空调费用,会产生不少争议。首先是如何协调各方意见。其次还存在公平性问题,空调购置基本是一次性支出,今年家长共同出资买了空调,往后这台空调还能继续用,那下一批学生家长该承担多少费用,起码现在看来,这个问题都没受到重视。

  可见,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无论是教室还是宿舍,空调安装和管理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校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普遍,短期来看,不可能依靠财政支出来覆盖相应的支出,而由其他主体来承担费用,又涉及公平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充分的考量。目前很多学校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清楚,往往只追求短期目标。空调是学校重要的设施,不要等待夏天忍受了高温之苦后,才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围绕空调问题做足文章,具体来说,相应的规划如果由教育主管部门来牵头制定,相信更容易得到认可,也更具备可操作性。

  综合光明网、南方都市报等(业勤  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声音 A03教室装空调的话题不该被“冷却” 业勤2024-09-09 2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