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陈姝楠
“几乎每一部电梯加装时,都有居民因纠纷报警。”说起凉城新村水电小区电梯加装的情况,时任水电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仇相琴连连摆手。
坐下来理性表达让化解矛盾有了基础
凉城新村水电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小区常住5100多人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半,加装电梯可谓“刚需”。但小区自2021年启动加梯以来,居民矛盾纠纷不断,加梯惠民工程一度遇阻。
前期征询意见时,按照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规定,同意的业主占比达到法定比例方能开工。仇相琴告诉记者,“不是达到同意比例就没问题了,矛盾冲突往往出现在施工阶段。”
“阻止施工的行为,直接造成这部分居民与有加梯需求居民之间的矛盾。”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凉城新村派出所民警方芳说,民警到场只能劝解疏导,防止矛盾激化,“但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样的情况还会再三发生。”
自“三所联动”机制推广以来,再接到水电小区的矛盾纠纷警情,方芳会把当事人请到小区调解室里。和她一起与居民见面的,除了人民调解员仇相琴,还有上海思济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健炯。
“一件事情是不是占理,不是比谁的嗓门大,而是看合不合规、合不合法。”周健炯向居民普及民法典和上海市相关法规的详细条款,“既然这栋楼加梯的整个程序都合法合规,那么阻碍施工队进场,在法律上肯定不占理。闹到法院,也不会得到支持。”听完释法说理,不少居民心里有了一本账。
“如果有什么具体诉求和想法,可以说出来。”接着周健炯的话,仇相琴向居民征集意见和建议。这时,一些居民不再一味反对,而是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居民愿意理性表达意见了,矛盾纠纷的化解就有了基础。”方芳说。
如今,水电小区32个楼栋居民全部完成意见征询,已有21个楼栋完成电梯加装并投入使用,11个楼栋正在施工。未来所有电梯加装后,将惠及居民1800余人。
“加装电梯属于典型的相邻权纠纷,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与之类似的,还有装修、漏水、违建等情况,较为复杂。”有了“三所联动”机制,周健炯与居民打交道越来越多了,“我们在矛盾调处中进行普法,引导居民理性表达意见,合法表达诉求,从而妥善化解矛盾。”
“三所联动”让老百姓感受“法在身边”
水电小区通过“三所联动”机制来化解居民纠纷,这只是上海全市派出所实现“三所联动”全覆盖的一个缩影。为了方便群众,虹口公安分局还开发了“三所联动”微信小程序。居民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普法学习、法律咨询和预约调解功能,并通过增设线索举报版块,实现隐性矛盾的发现。凉城新村派出所教导员李栋庭表示,“‘三所联动’机制的推广,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法在身边’的便利。”
近年来,在上海市公安局和虹口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凉城新村派出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和“派出所主防”理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跨前,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公安派出所组织牵头、街道司法所协调推进、律师事务所专业支撑”的“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遇事找法、法在身边”成为群众共识。
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基层基础工作指导支队副支队长项康源介绍,“三所联动”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传承发展,它融合了法治思维和群众路线,既组织民警、人民调解员和律师2000余人,在法治框架下调处矛盾纠纷;又广泛发动居委、业委等基层自治组织,43万名平安志愿者、“公检法”退休人员及居民群众,丰富完善多元解纷体系,“一事一议”“一案一策”精细化调解,助力构建“四个人人”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