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陈颖婷
他是赌资数十亿元电竞网络赌博案的承办人,本市首个信用贷类案监督模型的设计者之一,记者见到唐逸飞时,他还在不断学习知识产权的专业知识。
唐逸飞是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也是办理金融案件的行家里手。他曾获第七届全国优秀公诉人、首届上海最美检察官、上海检察机关第八届优秀侦查监督员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个人嘉奖6次。站在位于改革开发前沿的浦东,唐逸飞面对无数新业态新问题,但他以过硬的个人素养和办案能力,在浦东这片“试验田”中结出了法治的硕果。
精业笃行,敢啃最硬的“骨头”
唐逸飞曾办理一起利用电竞平台开设网络赌场案,该网络赌场的涉案赌资高达30亿元,被告人非法获利1.66亿元,犯罪手法新、涉案金额大。在办案中,唐逸飞梳理出涉案平台构建的赌资变现体系,查清了涉及案件定性的关键事实,证明涉案平台同时拥有赌博玩法体系与赌资变现体系,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可认定为构成开设赌场罪。2022年3月,该案宣判,法院完全采纳了检察机关的建议。在审查起诉阶段,经唐逸飞耐心释法说理,12名被告人退出违法所得,此案庭审还被市检察院作为有组织犯罪专业化团队示范观摩庭。
一起非法经营、侵犯公民信息案由于涉案人数多、案情复杂、影响较大,浦东检察院从多部门选派检察官组成专案组依法提前介入。唐逸飞作为专案组成员,给出了侦查方向和取证重点,引导公安机关全面规范侦查取证。审查期间,唐逸飞与专案组成员同公安机关加强办案衔接配合,对审查中发现存在的证据问题先后20余次补证,随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60余名犯罪嫌疑人均被认定构成犯罪。目前,该案已陆续宣判。
唐逸飞告诉记者,金融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往往善于伪装搪塞。“通过我的出庭公诉指控和证明犯罪,把案件落实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唐逸飞说,他不是“天赋型选手”,有的只是在每一个案子中的打磨和积累。
守正创新,挖掘“冰山”下的案件
唐逸飞从不满足于单纯案件的办理,而将治理的目光放置在领域的治理。“我们发现金融犯罪案件的数量与浦东整个金融行业的能级不相匹配。”为此,他多次走访银保监局和银行,了解到骗贷案件手法隐蔽,所以发现难、查处少。信贷风险危及金融安全,唐逸飞带领团队着手建立大数据模型,挖掘“冰山”下的案件。
“我们把切入点放在企业信用贷领域。以全市各银行发放的无抵押经营贷款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层层递进的要素筛查产生结果。”而筛查的要素,则是唐逸飞根据办案经验提炼出的关键词。模型构建后,筛查出的可疑线索移送至公安机关。随后,公安机关查获了一个利用循环交易虚增营业额,通过贷款审核伪造贸易合同骗取贷款,造成银行损失9000余万元的骗贷团伙。这个“骗取小微企业信用贷类案监督模型”在上海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应用场景比赛中获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模型类一等奖。
近年来,他联合区法院、公安分局等举办浦东新区金融风险防控联席会议,依托该机制对接浦东金融风险全网监测预警系统,在洗钱犯罪、私募基金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均取得良好成效。
止于至善,以求极致凝聚“团魂”
成为部门负责人后,唐逸飞坚持抓管理带队伍,以“止于至善”的要求带领团队“求极致”。
他在引导部门青年干警办案时,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除严格审查案件事实证据外,更加关注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因素,更加注重审查对犯罪嫌疑人起诉的必要性,以检察办案竭力维护社会内生稳定。
他注重工作方法创新,结合部门工作实际、业务特点和亮点工作的推进状况,研究制定本部门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融合发展的办案思维导图,引导部门干警注重小案件背后的大政治。2023年,第七检察部党支部《弘扬英模精神发挥融合“四力”金融检察护航引领区高质量发展》获评上海市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典型案例。
他注重培养后备人才梯队,通过传授心得、课题调研、针对性开展备赛实训等,为部门内的青年干警积极搭建比学研赛平台,着力提升青年干警的专业本领和专业技能。2023年,第七检察部2名检察官荣获上海市优秀公诉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