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走近人大

让视障人士能“听音”过马路

本市启用定向传声行人过街提示设施试点

陈颖婷

本文字数:1838

资料照片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过马路是城市交通中最常见的通行场景,但对于视力障碍人士来说,如何安全地过马路,却是个很大的挑战。安装过街音响提示装置,让视障人士能“听音”过马路成为了许多人的呼声,其中就包括了市人大代表。如今这一代表建议也有了回音,本市启用了定向传声行人过街提示设施试点。

  代表呼吁解决视障人士“过街难”

  “据统计,本市残疾人中,视障残疾人约有9万人,其中约有3万人为盲人。他们出行意愿强烈。”市人大代表臧熹指出,“本市大部分路口没有视障人士过街音响提示装置,部分曾经安装相关装置的路口,也因周围居民投诉扰民,而拆除了提示装置。”

  他表示,视障人士过街往往凭借听觉根据车流声音判断红绿灯,有时出现误判,有时即便判断正确也偶有违法非机动车突然窜出。很多视障人士都曾遭遇过街时盲杖被碰到,甚至压断的情况。“很多视障人士出行都携带两根盲杖,以备不时之需。”臧熹无奈地说。

  相关调研显示,在各类出行障碍中,最为突出的是过街困难重重,甚至险象环生。

  为此,臧熹建议在视障人群出行集中路段增设过街音响提示装置。《无障碍设计规范》明确,“城市中心区及视觉障碍者集中区域的人行横道,应配置过街音响提示装置”。他建议,一方面,对本市中心城区未安装过街音响提示装置的路口,进行全面梳理,具备条件的尽早安装。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联合残联,对视障人士出行集中区域进行重新梳理。“据了解,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均招收视障学生,视障人群出行相对集中,但周边均没有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建议对这些区域考虑先行安装。”臧熹表示。

  同时,臧熹建议优化设计,避免音响提示装置扰民。一方面,优化使用时间,在深夜视障人士出行较少时段暂停提示功能。另一方面,通过物联感知、遥控等智能化手段优化使用方法。如为提示装置和视障人群手机端安装物联感知或遥控功能。当视障人士到达路口时,可通过物联感知或发送手机指令,使提示装置开始工作。视障人士过街后再通过相同方法,提示装置即可停止工作,从而避免长时间不间断的音响提示,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目前,全国多地已有类似装置投入使用。

  第三,扩大现有行人过街语音提示装置使用范围。在臧熹看来,为规范行人过街行为,本市在部分大型路口安装有语音提示装置。行人一旦闯红灯,会发出“您已越线”的提示,绿灯时则发出“可以通行”的提示。视障人士普遍反映,该装置客观上为他们安全通过路口提供了很大帮助。他建议可在更多路口安装此类提示装置,既规范行人过街行为,也帮助视障人士。

  本市已启用定向传声行人过街提示设施试点

  据市公安局的回复,2018年以来,本市交警部门在184个路口安装了带语音提示功能的行人过街设施,为视障人群出行提供便利,但由于出行市民需求各异和噪音扰民投诉,行人过街设施未大规模推广。

  2023年,以贯彻实施《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为契机,交警部门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并启用了定向传声行人过街提示设施试点工作,该设备能控制声音的传播方向和覆盖范围,并根据路口大小调整输出功率,有效解决噪声扰民问题。经过对部分有视障学生就读学校周边、视障人士过街需求较为集中的道路开展调研,目前已在上海师范大学桂林路校区门口、上海市盲童学校虹桥路校区门口、陆家浜路制造局路路口等区域试点该行人过街提示设施,在校视障学生、周边居民、过路群众及周边商铺员工现场体验后评价较好。

  物联感知涉及隐私保护操作

  那么这个过街设施能否更智能化?对此,市公安局表示,“在手机安装物联感知、遥控智能等方式优化过街音响提示”的建议,经征询相关部门,认为从技术层面上可行,但实际操作层面存在一定风险,因目前手机端物联感知客户端均可公开下载,相关客户端如需针对特定人群使用,需精准收集该群体的身份信息,但在开放网络中使用应考虑使用人员的身份信息安全问题,以目前技术手段无法保证相关信息的绝对安全,因此不建议通过安装收集物联感知端的方式与过街提示装置相连接。

  对此,交警部门已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视障人士过街音响提示装置优化方案,拟增设音量档位定时调整设置功能,使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发出不同分贝的声音,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下一步,交警部门还将邀请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对盲人出行需求集中的路口、路段共同开展调研。同时,本市还将定期收集定向传声行人过街提示设施使用的反馈意见,及时梳理、汇总、研究相关建议,力争早日完善设施优化方案。除此之外,本市将持续通过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市民的无障碍环境意识,确保上海残障人士出行能够安全、有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B01让视障人士能“听音”过马路 陈颖婷2024-09-11 2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