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重点

你正对床前的摄像头,可能已被人破解!

警惕有人违法侵入摄像头窥私 检察机关全链条打击网络犯罪

夏天

本文字数:2794

  □  记者  夏天

  孟雪(化名)与刚确立关系的男朋友许朋(化名)正准备第一次约会,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精确打击”毁了。

  在孟雪刚搬的新家地下车库,满怀期待的被害人许朋被人用棒球棍从身后击倒。而当赶来的孟雪看到袭击者的长相时,她的惊恐更是被成倍放大——这竟是自己已经失联2年的前男友蒋浩(化名)。

  “我才刚搬来一星期,他是怎么知道我新家在哪的?”“我们的约会时间地点是当天早上才打电话确定的,他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孟雪不知道的是,一个由地下网络群组、被侵入的家用摄像头组成的“赛博幽灵”,经蒋浩调动,早已无声无息锁定了她。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亟待引起更大重视。

  因“太想”前女友,程序员在“地下”网络群组悬赏找人

  这些让孟雪不寒而栗的疑问,承办案件的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金山检察院”)检察官同样百思不得其解。“你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出现在孟雪家的地下车库?”面对检察官的询问,蒋浩或是沉默不语,或是用“凑巧”来试图搪塞。

  带着对案情的思索,检察官不经意间点的一次外卖,带来了破局的灵感。“这一单怎么没注意隐藏我的手机号?”检察官先是“吐槽”了一句,接着灵机一动,“假设不法分子要得到指定某个人的敏感信息,是不是也能通过类似手段?”

  经过与金山警方的沟通,检察官得知,如果不法分子想获得指定人员的手机和住址,可以通过在某些“地下”网络群组设法获得。而蒋浩的职业,恰是一名程序员。

  经过深入调查,一个通过向地下网络群组发起悬赏照片找人的“人肉”行为,以及一个侵入居民家中摄像头的犯罪集团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姓名:孟雪,曾用手机号……照片如下……”在地下群组中,蒋浩提供了上述信息,并发起悬赏找人任务。很快,一些接触过孟雪的地下群组用户纷纷提供了关于她的蛛丝马迹,并最终有人从孟雪新家楼下的垃圾桶中,找到了未隐藏她手机号与地址的外卖包装。

  但是这样的手法,并不能得到孟雪更私密的信息,比如她和现男友约会的时间地点。经过进一步调查,检察官锁定了孟雪的家用摄像头,被黑客侵入后,提供给蒋浩用于监控她的日常生活。

  “一开始,我只是想她了,太想她了……我总觉得还有机会挽回她,但是她不想给我机会!”面对铁证,蒋浩终于无法再狡辩,将上述犯罪事实一一坦白。金山检方指控蒋浩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寻衅滋事罪,法院依法支持了检方的公诉意见,判处蒋浩罪名成立及相应刑罚。

  破解摄像头云端数据,下载APP竟然“扫码可窥”

  违法侵入摄像头窥私的,除了针对特定对象,还有“无差别攻击”。汽修工潘某在上网时看到一条出卖摄像头破解资源的广告,内心躁动的他被广告勾起了窥私的欲望,随后便添加了对方微信。对方介绍他们可以破解别人家中、酒店房间内的监控,每个服务器线路进去可以看到多个摄像头,并发给潘某一些摄像头录制的小视频和部分截图免费体验。

  “都是些黄色内容的截图,摄像头面对的方向都是别人家里、酒店房间内床的位置,拍的都是人家比较隐私的位置。”尝到甜头的潘某随即向对方转账,购买了上述摄像头破解资源。

  在对方的指导下,潘某先是在手机上安装了一款指定APP,随后通过该软件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便获得了15台服务器的控制权限,而这15台服务器下面连接有50余个监控摄像头,潘某通过这些控制的摄像头观看他人隐私,并可通过手机软件对摄像头内容进行实时监控、录像、截屏、回放,而被“监视”的人却毫不知情。

  据潘某供述,之所以能够远程获取摄像头的视频,是因为上游卖家破解了这些摄像头的云端数据,购买者可通过对方发来的链接直接观看。而这些被入侵的摄像头,多数机位都是私人家中卧室对着床的位置,或者宾旅馆内对着床的位置,还有一些是房主家中各个方位的摄像头,内容上更是可以看到房主的日常行为轨迹,并获取他人交谈的声音及信息。

  不到几天,潘某便把50余个摄像头全部浏览一遍,随后他萌生起把这些监控资源再次转卖,通过向客户收取费用牟利的想法。

  “我先是在贴吧上发帖,内容一般是先放一张卧室对着床的摄像头截图,然后发一句广告‘高质量!实时观看’,下面留我的微信号,很多人看了感兴趣就会主动联系我。”就这样,潘某在日常从事汽车装潢之余,干起了贩卖偷窥视频资源的“副业”。

  潘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经检察机关审查,潘某从他人处购买已被非法破解的摄像头设备账号和密码,涉及摄像头50余台,并添加到涉案APP,获取他人摄像设备的控制权限,非法控制他人摄像头以窥探隐私。

  截至案发,尚有37台摄像头处于潘某控制之下并可供观看。同时潘某将购买的他人摄像头设备账号及密码贩卖牟利,非法获利1万余元。

  据检察官介绍,下游买家通过下载的APP加载潘某发来的含有设备配置信息的两张二维码图片后,在不需要通过涉案APP注册用户且未经得网络在线设备持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在线摄像头实时浏览。涉案APP还具有截图、录像、云台控制等功能,可自动保存截图、录像。

  后经金山检察院起诉,金山区人民法院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被告人潘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4000元。

  网络犯罪呈现年轻化综合履职全链条打击

  金山检察院表示,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出售破解软件,传授偷拍技术,供客户“偷窥”隐私画面并借此牟利,已形成黑产链条,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隐私,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对此,该院在依法开展刑事打击的同时,通过“四大检察”综合履职。首先是依法从严追诉,检方做好立案监督,全链条打击网络犯罪。网络犯罪上下层级分布广,且传播速度快,不易觉察,极易造成严重危害后果。检察机关在办理该案时,针对潘某提供的涉案聊天群组及多个上下家信息,结合收付款资金去向,会同公安机关深挖细查犯罪线索,先后锁定并追诉40余名下游犯罪人员,同时对发现的其余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并监督立案8件,有效实现了全链条打击犯罪。

  其次是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况,该院启动公益诉讼程序。上述案件中,被告人利用购买的摄像头账号密码非法登录窥探他人隐私,使不特定多数人成为被侵害的对象,侵害了承载在不特定多数人信息之上的公共信息安全。针对这一情况,检察机关刑事与公益诉讼部门联合研判、协同发力,由公益诉讼部门同步审查。经审查,启动相关民事侵权诉讼程序,并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记者还从市检察院获悉,近年来,网络犯罪年轻化趋势明显,“90后”“00后”涉案人员共占起诉案总人数近70%。案件呈现出流量经济伴生新型网络犯罪态势明显,传统犯罪与网络生态加速融合,网络犯罪黑灰产业内核不断升级,电诈犯罪跨境化、集团化、产业化程度加深,企业网络安全风险持续上升,网络犯罪持续向民生领域侵蚀蔓延等特点。上海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2023年,上海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网络犯罪案件6960件11689人,同比分别上升61.52%、76.15%。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重点 A02你正对床前的摄像头,可能已被人破解! 夏天2024-09-20 2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