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钱钱
本报讯 “电影《孤注一掷》里王大陆饰演的角色,就是遭受了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被骗了一套房子……”“刷单诈骗,主要针对在校学生、待业人员、居家宝妈,也是变化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手法……”当“脱口秀”网红反诈民警走进校园,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法治安全教育进校园——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活动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大礼堂举行。围绕“反诈我先行”“青春不‘毒’行”两项主题,上海“刑警803”的“蜀黍”们为刚踏入校园的“萌新”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脱口秀”讲堂。
活动由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上海法治报社、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共同主办。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是做什么的?如何远离“帮信”犯罪?如何识破低价演唱会门票、游戏装备、兼职等常见诈骗“套路”?通过真实案例的剖析,因反诈脱口秀爆火“出圈”的刑侦总队反诈民警周杰提醒同学们: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银行卡不随意出借……为同学们筑牢反诈“防火墙”。
学校同样是毒品预防教育的主阵地。当天,在“刀尖”上行走的缉毒警——刑侦总队缉毒处李芃芃科长带来“青春不‘毒’行”法治课。
“毒品可能会被包装成果冻、跳跳糖,也可能被伪装成邮票、电子烟。”“这个小瓶子就是‘笑气’,虽然不是毒品,但也具有很强成瘾性和危害性,大量吸入‘笑气’后会产生致幻、神志错乱等一系列副作用。”李芃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触目惊心的涉毒案例,向新生讲解了毒品的种类、危害,如何预防毒品侵害以及吸毒、贩毒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为同学们划清这道不可触碰的“红线”,“我希望同学们永远都只在课堂上了解到毒品给大家带来的危害,希望我以后永远只在讲座上面或者在参观交流当中碰到同学们。”
“电信诈骗、毒品其实离我们的校园生活并不远。”视觉传达学院的刘诗怡同学说道,“之前家里人就一直告诫,离开自己视线的东西,一定不要再去触碰,同时不要轻易相信‘毒品可以治病或者减肥’这一系列谣言,希望同学们都能提高警惕意识。”
“便宜的才是最贵的。”来自数码艺术学院的朱耿伸同学感慨道,“天上不会掉免费的馅饼,我们所收获的一切都要靠劳动所得!希望同学们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过好未来的大学生活。”
毒品、电诈其实离校园生活并不远,对于校园新生们来说,更应划清红线。本次“反诈”+“禁毒”双重“大礼包”不仅加强了新生们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也提高了同学们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巩固了校园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