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用国际通用礼品卡非法从事资金汇兑

全国首例! 涉案达人民币20余亿元 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逮捕

陈颖婷

本文字数:1039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以外币计价但以人民币出售且售价低于市价的国际通用礼品卡,成为犯罪团伙跨境转移资金的工具。昨天,记者从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警方依托“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和“歼击24”系列专项行动,从追查上游犯罪非法资金转移入手,成功侦破全国首例利用国际通用礼品卡为本外币兑换媒介、非法从事资金汇兑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名,查获电脑、手机、银行卡等作案工具200余件,涉案金额达人民币20余亿元。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前期,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针对一些疑似为赌诈等上游犯罪非法转移资金的账户进行深入分析时发现,高某等人的银行账户交易体量巨大,资金流水复杂,极为异常。

  经侦总队即会同宝山公安分局组成专案组,对高某等人开展调查,发现高某名下注册了多家网络科技公司并关联了数个网络店铺,虽然经营时间不长,但网店资金流水极为庞大。这些网店都以售卖国际通用礼品卡为主营业务,在短短三个月内,销售额竟超1亿元人民币。警方发现,网店内售卖的这些国际通用礼品卡均以外币计价,以人民币出售,但售价却远低于其它同类网店。

  经过半年的缜密侦查,一个以犯罪嫌疑人高某为首、利用国际通用礼品卡非法从事资金汇兑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今年7月,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在相关省市公安机关的大力配合下,上海警方在京、沪、浙、苏、皖五地发起集群战役,展开集中收网行动,抓获包括高某在内的50余名犯罪嫌疑人。

  目前,高某等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警方依法执行逮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经警方侦查,高某等人为谋取不法利益,通过社交软件招揽大量具有换汇需求的客户,通过本外币跨境“对敲”的方式非法进行资金汇兑。

  所谓跨境“对敲”,是指犯罪分子根据境内外换汇双方需求,在境内外分别设立资金池,以本外币不跨境单向流动,完成换汇的撮合式交易方式。国际通用礼品卡是由数码、游戏、彩妆、网购等领域跨国公司或购物网站发行的、可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充值购物卡,交易时可以脱离实体卡、以卡号+密码的方式进行买卖。高某等人正是利用了国际通用礼品卡这一特点非法从事资金汇兑犯罪,例如,高某等人指使境外人员使用外币采购一定金额的国际通用礼品卡,而后再通过自营网店在境内低价销售,扣除手续费后,将所得的人民币转入客户的境内账户,从而完成外币—礼品卡—人民币的非法资金汇兑。高某等人通过上述方法,非法汇兑资金20余亿元,从中非法获利1500余万元。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社会 A06用国际通用礼品卡非法从事资金汇兑 陈颖婷2024-09-27 2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