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走近人大

代表护航民生事 全程保驾暖民心

——长宁区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人大代表全过程监督

本文字数:2551

监督小组召开群众座谈会

代表视察地下停车库信号覆盖

  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的感受度、参与度和满意度,2023年底,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长宁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为民办实事项目从征集和协商、到审议和票决、再到监督和评议三个阶段六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为民办实事建议项目和候选项目。2024年1月,在长宁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全体人大代表首次对19项为民办实事候选项目进行无记名投票,差额产生17项2024年区为民办实事项目。

  在投出庄严一票后,如何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在实事项目推进中确保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做好票决制“下半篇”文章的关键。为此,常委会出台《2024年度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成立了由82名代表自愿报名组成的8个专项监督小组(以下简称“监督小组”),人大各专工委副主任及工作人员作为联络员参与组织、联络、支持和保障,通过全程跟进、定期沟通、实地调研、综合评议,对17个项目从立项到实施、从推进情况到群众反映,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督。

  “作为人大代表,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履职监督!”

  各监督小组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政府,大家集思广益、创造性地依法开展监督工作。有的小组成员根据意愿和专业,进行内部分工,成立信息联络组、意见建议组、视察测评组、宣传组等。有的小组针对项目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邀请居民、居委会及代建单位、施工单位、物业公司无记名填写问卷,获得更真实的调研数据。有的小组主动与项目牵头承办部门进行对接,听取汇报,询问进度、资金安排以及项目的重点、难点等。有的冒着38℃以上的高温酷暑,一个个项目点位“巡查”。有的主动到居民家中听取对项目的满意度。有的直接前往“问题点位”,听取居民真实声音,获取第一手资料,推动问题的解决。代表们直呼:“以前都是开会听听报告、视察看看成果,没想到我们还可以这样全过程履职监督。”

  截至8月底,各监督小组召开座谈会25次,参加居民90余人,走访检查点位37处,收集群众反映问题70余件,代表提出建议50余条。全区17个项目共计38项任务在代表们的全过程监督下,总体完成进度达到三分之二,部分项目超额完成,取得非常好的监督效果。

  “民生实事项目做成这样,我们真的放心!”

  长宁区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区,截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37万人,占全区户籍总人口的40.7%。第三监督小组全程监督“为老助残服务”类中的7项任务,“新增5家老年人助餐点”便是其中之一。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何解决好一日三餐是个大问题,特别是高温酷暑、天寒地冻的季节,老年人更是感到力不从心。目前长宁区有79个老年人助餐点,但是无论是数量,还是便捷度,都还满足不了居民的需求。监督小组成员对此高度重视,冒着高温实地检查了所有新建成的老年人助餐点,看完代表们放心了,纷纷表示政府确实是动了脑筋,用好了政府补贴,为老人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就餐服务。

  新泾镇平塘路新建的社区长者食堂,三位厨师都是上海本帮菜私房菜的传承人,他们不用预制菜,所有菜品均采用本帮菜传统方式烹饪,不但味道好,菜品还多,每天正餐提供30多种菜品。代表们走进后厨,仔细查看食材、调味品的品质;走进大厅,询问正在就餐老人的评价意见。居民一致点头称赞:态度好、管理好,菜品色香味俱全。过了一周,监督小组两位组长又前往暗访,作为顾客点菜品尝,再次体验饭菜味道及食堂运营情况,现场看到许多老人在吃完饭后又打包了点心、饭菜带回去,说明菜品受到了居民的认可。

  实地调研这5家新增老年人助餐点,代表们也收集到一些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比如,希望助餐点能增加查询敬老卡余额的功能,做到账目心里有数;全区每个社区食堂折扣优惠存在差异,能否尽量统一,从而让老人们可以不考虑价格就近就餐。代表们也强烈呼吁,希望更多一点像平塘路上这家有特色的社区食堂,鼓励社区食堂有上海老字号的烟火气和传承性。

  “监督的过程也是提高履职能力的过程,这样的监督我们愿意身体力行”

  第二监督小组领受的监督任务是“完成30处以上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树木修剪”。第一次分小组会上,10位代表面对陌生的监督领域,在各职能部门和街镇同志介绍的基础上,发出一连串的问题,希望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详细了解掌握项目概况,从而据此确定监督重点,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代表们认真学习了诸如《长宁区30个老旧小区修剪安全隐患树木点位情况清单》等数据资料,并邀请绿化领域专业人员在工作群内科普树木修剪相关知识。监督组的一位律师还找来一系列案例供大家学习,从法律的角度厘清了“扰民大树”的定义以及“跨界大树的修剪责任”等问题的解决途径。代表们笑言,通过学习“简直成了半个专家”,提出意见建议时有了更多的底气,为监督组顺利完成这项点多面广的艰巨任务提供了坚强保障。

  截至8月中旬,各街镇已按需完成老旧小区安全隐患树木修剪88处,完成修剪382棵,完成率293%。代表们对这样的监督成果表示非常满意。

  “为民办实事全过程监督:做到项目来自群众,主题突出民生,过程体现民主,结果赢得民心”

  按照监督方案,前、中、后期均会组织开展人大代表集中监督。7月前后,各监督小组对本组项目进展、成效和老百姓满意度陆续开展了中期评估。8月底,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的监督小组代表对区政府报告进行了审议发言。根据计划,10月份将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代表监督月”活动,组织开展代表集中视察、满意度测评等工作。年底,常委会还将安排听取和审议当年度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及下一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议项目征集情况的报告,为来年新一轮为民办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宁区通过人大代表全过程监督和评议,保证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闭环,切实把“百姓盼的”与“政府干的”有机融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真实地、具体地落实到了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民生实事项目中去,更加广泛、更多层次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作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B01代表护航民生事 全程保驾暖民心 2024-10-09 2 2024年10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