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重点

网红运动为何频频“翻车”?

卡丁车娱乐运动亟需行业监管

陈颖婷

本文字数:2826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卡丁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急速赛车运动,深受年轻人的青睐,成为了一项“网红”运动。然而当人们享受卡丁车所带来的速度与激情的同时,却频频因为安全意识或安全措施不到位而“翻车”受伤。上海一女大学生冰冰就因为开卡丁车时发生碰撞,导致腰椎骨折,留下了9级伤残的后果。对于这起车祸的缘由,冰冰和卡丁车馆的说法大相径庭。究竟是冰冰的安全意识有问题还是卡丁车馆的安全措施缺位?日前,松江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多个城市的卡丁车娱乐场所都发生过安全事故,安全问题的频发暴露了卡丁车这一新兴运动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短板,也对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提出了警示。

  女大学生遭遇“卡丁车惊魂”

  “谁能想到,玩一次卡丁车,却给我的女儿留下了终生残疾。”说起去年年初女儿所遭遇的“车祸”,冰冰的母亲悲从中来。

  2023年1月23日,正值过年期间,休假在家的大一女生冰冰和朋友一起来到了一家沪上知名的卡丁车赛车场玩卡丁车。“上车之前,卡丁车馆只是让我女儿观看了简单的卡丁车规则视频,便要我女儿驾乘其提供的卡丁车。”冰冰妈妈表示,行驶过程中冰冰驾乘的卡丁车因故障不受控制撞上护栏,进而致使冰冰受伤。

  更让冰冰的父母气愤的是,冰冰受伤后,卡丁车馆并未第一时间将她送医,而是让她在卡丁车馆内休息。“在我女儿实在无法忍受疼痛,强烈要求送医的情形下,他们才将我女儿送至医院。”冰冰妈妈说。而这次的卡丁车碰撞,给冰冰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撞击导致冰冰两节腰椎L1、L2压缩性骨折。这一损伤造成脊柱结构不稳定、神经损伤、驼背及长期腰背痛等后遗症。“她才刚刚20岁出头,还没有生育,我很担心这么严重的腰伤会影响她今后的生活。”冰冰妈妈对于女儿的未来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冰冰妈妈说,事件发生后卡丁车馆仅支付了1312元的医药费。双方虽就赔偿事宜进行了多次沟通,但因赔偿金额分歧较大,无法达成一致。于是,冰冰一家将卡丁车馆告上了法院,索赔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44万余元。

  视频回放卡丁车撞车瞬间

  10月12日,该案在松江区泗泾镇党群服务中心内开庭。

  对于卡丁车碰撞给冰冰带来如此严重的伤害,许多人都感觉不可思议。为了还原案发时的场景,法院当庭播放了多段事发当天的监控视频。

  记者看到,在冰冰驾驶卡丁车之前,卡丁车馆给每个玩家播放了一段安全指导影片。其中包括了卡丁车的驾驶技术指导、赛道的介绍以及不同颜色旗语的意义等。之后,全副武装穿戴好护具的冰冰进入赛道,驾驶了87号赛车。但冰冰开出赛道不久,随着“砰”的一声撞击,就直直装上了赛道另一处的轮胎护板。此后,全场车辆停止,受伤的冰冰被背出了赛道,工作人员随后将冰冰所驾驶的87号车驶离了赛道。

  “我女儿以为那就是普通的娱乐活动,没有想到卡丁车的时速会达到五六十码,且车身也没有任何的外部保护。”冰冰一方认为,是卡丁车的故障导致了冰冰的受伤。冰冰一方指出,该卡丁车馆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包括轮胎存放、场内支柱防护问题、缓冲带和轮胎间距等。“以上这些都是有相关国家标准的,但是被告没有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场地。”

  争议焦点:卡丁车是竞赛车还是娱乐车

  冰冰的代理人指出,卡丁车馆提供的卡丁车是竞赛类的,证据显示卡丁车的最高时速是60码。“汽车在公路上发生事故都会发生人身损害,卡丁车没有防护更容易产生损害。”代理人认为,卡丁车属于特种设备,应该备案,而且要有证件的人员去定期维护、检查、报废等,但是这些卡丁车馆都没有做到,这些不规范的行为都是导致冰冰受伤的原因。

  卡丁车馆则坚决表示自己已经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我们在允许冰冰开车之前已经进行培训安全指导,也有车辆安全提示,也有安全员负责现场指挥,冰冰操作不当受伤以后卡丁车馆及时送她就医,已经积极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卡丁车馆的代理人表示,大型游乐设施的标准和规定不适用本案卡丁车项目,“大型设施是指摩天轮等大型游乐项目,因此车类项目不属于大型游乐设施。”卡丁车馆方代理人表示,卡丁车馆也提供了卡丁车的维护记录,以及车辆在冰冰驾驶之后其他玩家驾驶的记录,因此车辆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另外,关于娱乐车和竞赛车的问题,代理人强调卡丁车馆的赛道不是竞赛车道,是娱乐性质的,该车道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

  由于双方调解不成,法院将择期对该案作出宣判。

  调查

  卡丁车游乐场出现危险乱象

  卡丁车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运动方式,从原来的竞赛赛场走入了大众生活,但许多安全保障措施却并未跟上。

  去年,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办案组曾对辖区内儿童卡丁车游乐场所进行排摸调查,发现某商场商户在为低龄未成年人提供驱动卡丁车游玩项目服务时,未落实配置和佩戴安全头盔等保障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儿童游乐设施上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且应采取相关措施防范事故发生;属地街道办事处应加强对区域内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的经营管理主体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并优化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配置。

  对此,杨浦检察院依法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能,向相关街道办事处制发《磋商函》,督促街道落实安全监管责任、责令问题整改,要求商户在整改前暂停服务项目,监督检查商户的整改效果,并进一步排查卡丁车设施的安全隐患,要求商户加强安全警示和告知。

  据业内人士分析,卡丁车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以下几点:设备维护和检查不到位,部分卡丁车俱乐部未能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安全检查,导致车辆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赛道设计不合理,一些俱乐部的赛道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存在急转弯、坡度过大等问题,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一卡丁车专业教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赛道的安全是行业的生命线。赛道的安全规范就包括要有具体的赛道图,赛道上展示的旗语意思等。

  此外,安全培训不足,部分俱乐部未能为参与者提供充分的安全培训,导致游客在操作时容易出现错误,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不足,在发生事故时,一些俱乐部的应急处理措施不完善,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在相关的国标中还要求车场有一个救护室,发生小的受伤的情况,必须要有一个临时救助的地方。

  卡丁车行业监管仍留有空白

  据了解,当前对于卡丁车运动的监管仍存在“九龙治水”的问题。卡丁车游乐场主要受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体育行政部门以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共同监管。从详细的分工来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主要负责查处卡丁车游乐场内涉及文化市场的违法行为,确保其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而当卡丁车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行政部门会对其运营活动进行监管,包括场地设施、安全措施、赛事组织等方面,以确保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则负责监管卡丁车游乐场的经营行为,包括价格设置、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防止不正当竞争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然而,在实践中,各方监管的权责却并不分明。不少卡丁车馆在办理了营业执照后,对于其后续的经营活动却鲜少有部门来进行监管。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监管,各种安全标准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这也导致了卡丁车运动纠纷时常发生。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重点 A02网红运动为何频频“翻车”? 陈颖婷2024-10-16 2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