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走近人大

超嗨演唱会引发“地震”效应!

代表建议科学评估检测 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陈颖婷

本文字数:2158

资料照片

  □  首席记者  陈颖婷

  周杰伦、五月天的上海演唱会“嗨翻全场”、激情四溢。然而,对于住在附近的居民来说,这些超火的演唱会却让他们仿佛经历了“地震”。而同时段,上海地区并未监测到有相关有感地震发生的信息。经过专业部门的监测分析认为,房屋震动“元凶”可能就是演唱会。为此,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加强关注大型文体演艺活动产生的振动影响,防止出现建筑的风险隐患。日前,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答复。

  五月天“八万人”开唱周边居民称有“震感”

  去年11月,五月天乐团在上海体育场连续8天举办演唱会。演唱会举行期间,有周边小区居民向相关部门反映,家中的静置物品、灯具、门窗等多次出现明显晃动,室内有明显震动感,更有部分居民因担忧发生地震下楼“躲避”。而同时段,上海地区并未监测到有相关有感地震发生的信息。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周杰伦演唱会的时候。到底是天然地震引发还是演唱会导致,又或是房屋本身质量的原因……“震动究竟因何而起?”这成为受影响居民深切关心的问题。

  经过专业部门对后续演唱会实时监测并实地走访后,初步分析认为,房屋震动情况可能与演唱会有关。演唱会进行时,表演者与观众会有一定的互动环节,氛围非常热烈。在部分特定曲目的现场互动时,有可能会由于双方动作的一致性,使地面震动频率与周边房屋自振频率一致,从而产生共振并引起房屋晃动。

  市人大代表朱寅表示,国内外都曾出现过演唱会引发周边建筑物震动的类似案例。朱寅指出,目前建筑结构动力荷载计算主要偏重地震、风荷载,而针对人致结构振动的动态荷载,国内尚未有比较明确的设计要求。由于大型文体演艺活动人员密集,人致结构产生的共振现象有可能给受影响建筑物埋下风险隐患,也极易使社会公众产生恐慌心理。“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朱寅建议相关部门对此应及早重视、加强关注、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代表建议加强对相关活动场地的评估

  朱寅表示,首先要加强活动场地的测试评估。“上海目前的大型场馆较多,所处场地环境也不尽相同,将来在举办类似大型演唱会或赛事时,可由专业部门或机构提前介入,在场内及周边地区布设测试设备,根据所监测数据情况进行研究评估。”在他看来,一旦发现有振动风险隐患,要找准源头,并通过强化事前审查来规避风险。“比如在专业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对于大型赛事和演唱会的互动、助威、口号等节奏作出一定限制,特别是演唱会,可在前期选曲时剔除节奏上可能会造成共振现象的曲目。”朱寅也表示,该现象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所产生的新问题,有关部门可大力支持相关研究工作并设立专项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待条件成熟后可出台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为更好地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发挥作用。

  多部门将共商研究震动监测、风险防范办法

  市文旅局表示,去年以来,上海市演出市场迅速复苏,据统计,2023年全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45701场,观众1987.2万人次,票房收入33.1亿元,比2019年分别增长17.3%、24.2%和65.5%,其中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项目共计118个项目194场,票房约21.1亿元,超过2019年60%以上。

  在市场复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风险隐患。2023年11月12日,在上海体育场举行的周杰伦演唱会引起居民楼震动。同年11月16日、20日、21日,市地震局派出工作队赴涉及楼栋和体育场周边开展振动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初步判定与同时段举办的演唱会现场互动有关,由于观众有节奏性地跳跃互动,使地面震动频率与周边部分居民楼自振频率一致,产生共振,引发了房屋晃动。

  为防范化解演出现场风险隐患,推动文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市文化旅游局将和市公安局、市地震局、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职能部门一起研究震动监测、风险防范办法,督促演出主办方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加强舞台监测和音量控制,减少和观众的大规模互动和跳跃动作,审批曲目时回避节奏上可能会造成共振现象的曲目。同时加强现场监管,加强应急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用专业的管理机制落实相关工作措施。

  市体育局:拟在大型体育场馆布设专业的震动监测设备

  市体育局表示,目前,大型体育场馆结构动力荷载计算规范主要偏重地震、风荷载,因人员活动的荷载通常较低,一般计入活荷载而非循环荷载计算,目前尚无针对人员有节律的活动引发结构共振的明确设计要求。由于大型文体演艺活动存在人员密集、人员动作一致且有规律的特殊性,产生的结构共振现象可能存在结构风险。

  对此,市体育局拟逐步在全市既有大型体育场馆布设专业的震动监测设备,对场馆振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出现与场馆自振频率接近的大规模群体行为。同时在大型活动期间在周边可能受影响地区布设流动监测设备,对受影响情况提供科学评估依据。

  同时,市体育局将积极联合设计院、高校、设计建筑单位开设专项课题研究,从建筑结构着手,对既有大型体育场馆固有自振频率进行计算,对与演唱会有潜在共振隐患的体育场馆进行模态分析和设计优化,通过添加振动吸收器、加强结构阻尼等方式最大化减少大型文体演艺活动的安全隐患。

  此外,对于大型赛事和演唱会主办单位提出防共振要求,尽量避免安排全体节奏性互动、口号等可能引起结构共振的行为,并在活动举办地以悬挂告示等形式劝导参与群众,同时要求活动期间实时接收震动监测指示,出现异常信号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切实保障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B01超嗨演唱会引发“地震”效应! 陈颖婷2024-10-23 2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