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是奋斗的年纪,他们却躲藏在阴暗的房间里吸食含有兽用麻醉药的有毒“电子烟”……近日,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龙子湖分局民警在工作摸排中发现有人吸食含有“替来他明”成分的有毒“电子烟”,于是制定周密的抓捕计划,将3名吸食含有“替来他明”成分有毒“电子烟”的违法行为人抓获。随后,民警循线追踪抓获贩卖含有“替来他明”成分有毒“电子烟”的嫌疑人两名,收缴含有“替来他明”成分的有毒“电子烟”50余个。
今年上半年,湖北枣阳警方也破获了一起买卖依托咪酯及“替来他明”的案件。湖北省枣阳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案件侦查中队一位资深民警介绍,禁毒大队当场缴获了2支依托咪酯电子烟和10支毒品替代物“替来他明”。该民警表示:“枣阳的一名吸毒人员在网上发现有人在卖依托咪酯,在境外的聊天软件上面联系了一个人,他俩私下加微信,就聊起来了,说愿意送货过来。我们就在他们交易的时候提前埋伏然后现场抓获。他为了多卖点钱,只卖了两个依托咪酯,剩下的全部都是用‘替来他明’凑数的。”
“替来他明”是什么?为何“有毒”?
我国对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犯罪,一直保持严打高压态势。2023年6月,有媒体曾报道过依托咪酯被滥用,许多青少年群体因此成瘾,危害极大。2023年10月,依托咪酯被国家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然而,有人竟将“替来他明”作为列管药品的替代物,添加进电子烟中销售。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替来他明”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状物质,是一种兽用麻醉剂,属于解离性麻醉剂,主要用于宠物或小型动物麻醉,临床上也可用作诱导麻醉或与其他麻醉药品配合使用,以增强麻醉效果。少量摄入会产生致幻作用,导致体温下降、心动过速、永久性神经损伤、持续行动缓慢、呕吐、嚎叫等症状,过量吸食会导致人体全身麻醉、意识模糊,甚至死亡。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药科大学禁毒关键技术联合实验室”教授苏梦翔介绍,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和药典查询,我国目前未批准“替来他明”或“盐酸替来他明”用于人体用途。
苏梦翔说:“‘替来他明’是氯胺酮的类似物,氯胺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粉,所以它的麻醉镇静作用很明显。但是从药品监管角度上来讲,没有被我们国家的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临床用药,就不能用于人体,仅仅是用于兽药。包括英国药典、日本药典,都没有收录‘替来他明’及其相应的制剂。美国药典收录了‘盐酸替来他明’和注射用‘替来他明’,但是都标明了仅供兽医使用。”
“替来他明”被用于吸食更大的隐患在于由于缺乏该药物在人体内的公开数据,因此无法确定其在临床治疗的价值、毒性甚至致死率等数据。
2024年7月5日,为加强兽用麻醉药品和兽用精神药品管理,农业农村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兽用麻醉药品和兽用精神药品具体品种及相关管理要求,于2024年7月15日起施行。(本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