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我们认为向某死亡不能作为意外,不符合24小时意外保险条款保障范围。”“我们认为向某的死亡与摔倒有关,被发现倒伏的地点属于工作地点范围之内……”昨天下午,在静安区曹家渡法治服务中心的社区巡回法庭里,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正在进行。
这是上海金融法院开进社区的第二场巡回庭审。记者注意到,旁听席上坐着的除了社区居民,还有来自上海保险同业工会和部分保险公司代表。
年逾60岁的向某在某金融服务中心从事安保工作,所在企业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雇主责任险,并附加24小时意外保险条款。某日,在临近下班时,向某被发现倒伏于工作场所附近,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向某的继承人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保险公司给付保险赔偿金80万元,一审法院判决支持了原告诉请。保险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上海金融法院。
上海金融法院综合考量认定,关于“附加24小时意外险该为人身意外险,涉案事故符合合同约定的意外事故定义,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当庭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雇主责任险附加24小时意外险是否属于人身意外险?60岁以上老人再就业劳动用工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法律问题?社区巡回庭审结束后,这些问题都成为旁听的社区居民及保险公司代表热议的话题。
该案承办法官吴剑峰告诉记者,为了能够降低企业用工风险,保障员工权益,企业在投保雇主责任险的同时,常常会附加投保“24小时扩展条款”,将承保时间从雇佣时段延长至全天。然而,实践中,因条款所约定的内容不同,保险公司应承担的保险责任范围大相径庭。
“此类案件是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比如关于‘意外事故’的概念、雇主责任险附加意外险的性质认定等等,将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依托巡回庭审搬到群众身边,使群众零距离体验法庭审理,沉浸式学习了解法律知识,有助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建设推进。”吴剑峰说。
庭审结束后,吴剑峰还在现场就案件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与参加旁听的保险行业代表、社区居民展开了互动交流,并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