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非
11月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发布《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示》,拟立项数为328项。其中,法学相关课题拟立项目25项,18个高校院所入选。
本市三所高校四个法学项目获立项,包括复旦大学的“社会变迁与刑法归责体系的重构研究”(杜宇)和“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化研究”(王志强),上海交通大学的“数字政府的法治建构研究”(蒋红珍),上海政法学院的“我国周边海洋安全和涉海维权的法律问题研究”(杨华)。
中国政法大学拟立项最多,为三项,包括“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法治体系完善与基本法理研究”(雷磊、解志勇)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研究”(娄宇)。
除复旦大学,还有五所高校分别拟立两项,中国人民大学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意义研究”(韩大元)和“民法典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石佳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无讼观及其实践研究”(贺海仁)和“西方人权话语与人权外交研究”(黄金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路径研究”(张德淼)和“数字时代知识产权法基本范畴体系创新研究”(彭学龙),西南政法大学的“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研究”(李燕)和“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马方),中南大学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及实践研究”(许中缘)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研究”(易玲)均入围。
其余高校院所各拟立一项,分别为“数字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综合体的治理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陈刚)、“党内法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研究”(武汉大学 周叶中)、“法典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研究”(厦门大学 宋方青)、“中国人权知识体系的生成背景、建构逻辑与价值取向研究”(吉林大学 鲁广锦)、“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丰霏)、“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法治问题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学峰)、“涉外腐败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 蒋新苗)、“数智时代劳动管理中算法深度应用的社会影响与法律治理研究”(天津大学 田野)。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