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举办全国首届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现场交流活动。活动现场发布了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十大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并为获奖单位颁发荣誉证书。上海的两个做法和两个案例入选。
据了解,本市报送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依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积极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联合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创新知识产权多元解纷‘三协同’机制,合力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大局”两做法入选典型经验做法;“上海市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商标侵权纠纷案”“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涉外公司与外省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两案例入选典型案例。
近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持续深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首先,构建“大保护”格局,在全国率先探索行政调解司法确认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规则。其次,打造“快保护”通道,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推进“一站式”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完善展会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置机制。第三,推进“同保护”建设,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多元化大调解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