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陈颖婷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住宅小区地下车库作为居民日常停车的重要场所,其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部分老旧小区的地下车库更因年久失修、管理疏漏等问题,隐藏了诸多不为人知的安全隐患。近期,市人大代表针对小区地下车库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建议,呼吁专项整治。对此,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回应。
地下车库暗藏“隐秘角落”,亟待阳光照射
余思彦代表在调研中发现,本市部分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由于年久失修,风管吊柱等关键设施快速锈蚀,导致管道脱落砸车伤人、潮湿锈水滴落损害车辆等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地下车库地面湿滑,容易造成人员摔倒受伤,风机的排风噪音也产生了一些严重的扰民问题。
“我曾亲眼见过一辆轿车被车库内掉落的管道砸中,车主的损失谁来承担?”余思彦代表说,“还有,地下车库的潮湿和噪音问题,让居民们苦不堪言。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实则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安全。”
此外,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增多,地下车库防火工作也面临巨大压力。由于部分地下车库消防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余思彦代表认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针对小区地下车库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余思彦代表提出了多项建议。他建议由市消防、房屋管理等有关部门牵头,对建成10年以上的地下车库开展一次全市层面的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明确相关主体的权责,着力加强隐患排查,聚焦风险防控,加快隐患整改。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专项整治行动,能够彻底排查出地下车库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督促相关单位尽快整改。”余思彦代表表示,“同时,我们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地下车库的安全使用。”
余思彦代表还建议加快制定修订相关规范要求,明确新能源充电桩加装等新情况下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和防火要求。他强调,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地下车库的消防设施必须跟上时代步伐,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此外,余思彦代表还提出,在新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项目中推广使用新型材料和技术、加强地下车库应急预案专项编制及演练、推动地下车库的智能化管理等建议。他认为,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地下车库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为居民提供更安全、便捷的停车环境。
市住建委:专项整治行动即将展开
对于余思彦代表的建议,市住建委表示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市消防、房管、公安等部门已经连续开展了多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针对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排查和整治。
“我们将结合余思彦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将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安全隐患排查纳入专项治理内容,全力发动属地街镇、公安派出所、居(村)民委员会等各级基层力量,对地下车库开展全面检查排查。”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对地下车库的日常管理责任,全面自查自改隐患问题。对于问题严重的,我们将督促相关单位建立隐患清单、责任清单,加强动态跟踪,运用综合治理手段逐项督促整改。”
市住建委还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国家标准规范组的沟通,推动配建分散充电设施的新建车库消防设施的设置、防火单元划分等要求能进一步明确并纳入国家标准。同时,市住建委将加强对新建住宅小区地下车库项目的监管,确保新型材料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地下车库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市房管局:加强监管,确保地下车库安全使用
市房管局也对余思彦代表的建议作出了积极回应。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上海市地下空间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上海市民防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规定,本市住宅小区地下空间的安全使用管理工作已经纳入了法规框架内。
“我们将继续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其履行法定及合同约定职责,加强对地下车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在应急预案及演练方面,市房管局表示将积极配合市消防救援总队等部门的工作,加强住宅小区地下空间灭火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市房管局还将加强对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和指导,确保维修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并用于地下车库的维修和改造工作。
智能化管理成趋势,助力地下车库安全升级
在推动地下车库智能化管理方面,市住建委和市房管局均表示将积极探索和尝试。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推进消防物联网组网建设从公共建筑向住宅小区延伸。鼓励有条件的住宅小区通过运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地下车库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的感知、检测、维护和管理。
“智能化管理将是未来地下车库管理的重要趋势。”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推动地下车库的智能化升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