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儿童友好学校建设是上海教育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重要举措。近日,市教委公布“首批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试点校”名单,共有61所学校入选。
2021年,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妇儿工委、住建部等23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儿童友好学校建设。2022年,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儿童友好学校的建设任务,并赋予儿童友好学校建设事关促进上海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上海城市建设的重要使命。
在此背景下,市教委于2023年发布《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儿童友好学校建设方案》”),全面开展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工作。
记者获悉,儿童友好学校建设要求学校加强儿童优先发展规划引领,强化儿童相关法治保障,健全儿童参与机制;提升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进校园空间适儿化改造;同时,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儿童学习活动体验;此外,还要求健全家校社协同发展机制,打造安全文明校园环境,加强特殊儿童关心关爱。
据市教委青保处介绍,基于联合国将18周岁以下人群作为儿童的定义,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覆盖幼儿园、中小学(含中职校)各个学段,也包含特殊学校和专门学校,《儿童友好学校建设方案》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别制定了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4套建设指标。
同时,根据《儿童友好学校建设方案》,上海将先建设试点校,分年度分批次逐步扩大建设,最终完成儿童友好学校的建设任务。
到2025年,全市建设不少于100所儿童友好学校试点校;在此基础上,争取2028年全市60%以上学校达到建设要求;2030年全市90%以上学校达到建设要求;2035年完成儿童友好学校的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