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截取热点文章 发布虚假信息

金山一团伙经营“洗稿”发帖业务被诉

金玮菁/王葳然

本文字数:811

  □  见习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金玮菁

  本报讯  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网络“洗稿”侵权现象,一些自媒体账号、营销号,利用他人发布的文字、图片、视频进行删减或拼凑甚至直接编造,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上,借此赢得流量和平台返利。日前,宝山区人民检察院对一个经营“洗稿”发帖业务的团伙提起公诉。

  今年4月,一则涉宝山区的谣言出现在某网络平台。经查,发帖人为居住在外省的“00后”王某,据交代,她一个月前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布“有浏览量就可以挣零花钱”的消息,她立即回应,根据对方指示注册某网络平台账号,对方每天登录账号存入信息,由王某进行发布,经过系统审核后有浏览量就有收益。在发布消息时,王某并不核实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平均每天发布三四十条消息。公安机关根据王某提供的线索进行追查,抓获了提供发帖内容的犯罪团伙。

  去年6月,徐某、罗某等人合伙购买了某信息科技公司,从事电商、视频剪辑等业务。今年1月起,他们开始了新媒体运营,招募一些拥有网络平台账号的人员,徐某等人从网上截取热点文章,上传到某软件,通过该软件将这些文章重新“洗稿”,生成一篇新的文章,自动分发到这些人员的网络平台账户草稿箱内,他们点击发布即可,根据各平台点击量的不同奖励不同的佣金。

  对于发布的文章,徐某表示,他们不会去辨别真伪,主要是为了获取流量和点击量进行变现,利用该软件“洗稿”,避免抄袭之嫌。据了解,这个团伙中,老板徐某负责购买某软件课程,教授员工使用,股东罗某负责招募拥有网络平台账号的人员,指导他们发布“洗稿”后的热点文章、新闻,阚某负责员工考勤、工资和提成的分发以及搜索截取热点文章、新闻导入该软件等工作,另有多名员工负责客服工作。

  截至案发,徐某等人通过该软件导入1100多个人员账户,共计非法获利5万余元。

  宝山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徐某、罗某、阚某等人结伙,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编撰虚假信息通过网络有偿提供发布,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以非法经营罪对3人提起公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社会 A06截取热点文章 发布虚假信息 金玮菁/王葳然2024-12-18 2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