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社会

枪支爱好者改装仿真枪 还在家试射

犯非法制造枪支罪被判刑3年

季张颖/吴珊珊

本文字数:667

  □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吴珊珊

  枪支爱好者自行网购仿真枪进行改装,甚至还购买了消音器在家进行试射。近日,黄浦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经黄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黄浦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该起案件的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制造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今年5月,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张某通过网络购买了安装塑料枪管的,击发“砸炮”以发射弹丸的铝合金仿真枪一支。后其又另行购买了一些材料,对该仿真枪进行改装,并且将原本以“砸炮”发射铅丸改装成射钉弹发射铅丸。之后,张某在家进行试射,因发射时噪音过大,张某还购买了消音器以减小噪音。

  经鉴定,张某自行改造的铝合金仿真枪是以火药发射为动力的枪支,可以击发并具有致伤力。到案后,张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检察机关查明,2023年5月29日,张某被法院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而在缓刑期内,张某又通过改装,将仿真枪改装成了具有致伤力的枪支,系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制造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应以非法制造枪支罪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张某是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

  法院经审理认为,公诉机关的指控成立,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依法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年3个月。

  检察官介绍,涉枪犯罪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制的违反《枪支管理法》,且以枪支、弹药为犯罪对象或犯罪工具的各种犯罪行为在理论上的总称。我国《刑法》从制造、买卖、走私等方面对涉枪犯罪进行了全面的刑罚规制。涉枪犯罪系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检察官提醒社会公众,要厘清兴趣爱好与法律的界限,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触碰法律的红线。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社会 A05枪支爱好者改装仿真枪 还在家试射 季张颖/吴珊珊2024-12-23 2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